2月进入中下旬,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出“高位”回落的走势。尤其是春节后的一周,由于需求大幅减少,而养殖端竞争性出栏,导致猪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外三元标猪价格回落至7.2元/斤。进入2月中旬以来,猪价进一步走弱,短期内市场或将进入“磨底”的局面,受情绪变化及养殖端出栏节奏调整的影响,猪价可能会呈现窄幅涨跌拉锯的状态。
从供需关系来看,本月中下旬市场走势偏空。在供应端,根据10个月前母猪存栏量的变化,理论上25年3月标猪供应水平将增加,生猪出栏压力也将逐步加大。根据月初机构调研,样本规模以上猪企的月均出栏计划为1117万头,由于月初部分规模猪企开始出栏,本月出栏计划下降了11.5%,日均出栏计划减少了近2成。
在需求方面,春节期间屠宰企业停工,节后主流屠企恢复开工,但由于内销市场需求冷清,城市需求跟进不足,节后屠宰场开工率较低。虽然学生返校带来一定利好支撑,屠宰场开工率回升至22%左右,但相比节前近50%的开工率,主流屠企日均屠宰量下降了40%到60%左右,需求表现不佳,短期内猪肉购销仍处于季节性淡季。
理性来看,本月生猪供应压力较大,购销双减的局面下,消费降幅显著超过供应减量,猪价面临趋势下降的压力。不过,由于节后猪价大幅下降,标猪均价回落至7.2元/斤后,尽管市场基本面偏空,猪价仍存在一定的支撑。
一方面,节后肥猪供应较少,标肥猪价差较大,二育情绪有所转强,北方多地存在二育入场操作,这缓解了标猪供应过剩的压力,增加了屠企顺利收猪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标肥价差扩大,二育入场积极性回升,养殖端认价出栏意愿减少,散户和集团猪企有短暂缩量惜售的情绪,部分地区集团猪企有一定拉涨卖猪的操作。
因此,受情绪引导,屠企收猪难度变化,预计2月18日猪价以稳中偏强为主,北方地区猪价上涨现象或将增多,外三元标猪出栏报价或将回升至14.75元/公斤左右,上涨幅度在0.12元/公斤。后市需关注二育入场及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