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朋友们都知道,猪群的健康是养殖效益的关键。在众多猪病中,猪蛔虫病是一种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户的收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猪蛔虫病,帮助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小肠内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患病猪的症状较为显著。最直观的表现是生长缓慢,在相同的饲养周期和条件下,患病猪的体重增长明显落后于健康猪,显得瘦弱。它们的食欲也会大幅下降,对饲料的兴趣减少,采食量锐减。此外,由于幼虫移行至肺部,刺激呼吸道,病猪在运动后或受到刺激时会出现咳嗽症状。病情严重时,猪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甚至因蛔虫过多堵塞肠道而引发肠穿孔等致命危险。病猪的皮毛变得粗糙杂乱,毫无光泽,整体精神状态不佳。
  猪蛔虫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猪粪便中含有大量蛔虫卵,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这些虫卵会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如果虫卵污染了饲料、饮水或土壤,健康猪误食后就会被感染。猪舍卫生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等不良环境因素,都会加速虫卵的传播,增加感染风险。
  面对猪蛔虫病,预防是关键。保持猪舍清洁卫生至关重要。每天定时清扫猪舍,及时清理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利用高温杀死虫卵。确保猪舍干燥通风,降低虫卵滋生和存活的几率,为猪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饲料和饮水的卫生也不容忽视。饲料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仓库,防止被虫卵污染;饮水最好使用经过消毒的井水或自来水,避免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定期驱虫也是预防猪蛔虫病的重要措施。仔猪应在30-50日龄进行首次驱虫,之后每隔2-3个月驱虫一次;成年猪每年至少驱虫1-2次,以有效降低蛔虫感染率。
  如果猪不幸感染了蛔虫病,必须及时治疗。目前治疗猪蛔虫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常用的高效驱虫药包括左旋咪唑、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使用这些药物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根据猪的体重准确计算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如拌料、饮水或注射,以确保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同时避免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
  总之,防治猪蛔虫病需要养殖户从卫生管理、饲料饮水把控、定期驱虫等多方面入手,做好预防工作,及时治疗病猪。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希望本文能为养猪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解决猪蛔虫病相关问题。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