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是一种对养猪业极具威胁的疾病,了解其传播特点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保障猪场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非洲猪瘟防控的技术要点。
  ### 一、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特点

1. **临床症状**

强毒株感染的猪通常表现出高热、沉郁、厌食等症状,皮肤尤其是耳部、四肢和腹部可能出现发红至发绀的现象。黏膜也会呈现潮红或发绀。强毒株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弱毒株感染的症状则较为不典型,可能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体表发红、皮肤坏死、肺炎等,妊娠母猪还可能出现群体性流产和死胎比例升高的情况。弱毒株感染的病死率较低,但病猪会隐性带毒并间歇性排毒,给猪场精准清除带来困难。

2. **病毒传播特点**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感染猪。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猪,也可以通过唾液、泪液、鼻腔分泌物、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泔水、栏舍、车辆、器具、鞋靴和衣物等间接传播。

3. **主要感染途径**

健康猪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感染,也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污染的针头、使用污染的精液配种感染。吸入附着病毒的粉尘和气溶胶也会导致感染。
  ### 二、消毒灭源

为了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猪场应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消除病原污染。以下是具体的消毒措施:

1. **消毒剂选择**

非洲猪瘟病毒对多种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类、含溴类、过氧化物类、卤素类、碱类、醛类、醇类、胍类、季铵盐类等。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例如,人员洗手可以使用碘制剂、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等;脚踏盆和消毒池可以使用醛类、烧碱、复合酚等;车身消毒可以使用戊二醛、复合酚、过硫酸氢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环境消毒可以使用醛类、烧碱、复合酚等;空栏消毒可以选择过氧化物、烧碱等;带猪消毒可以使用碘制剂、过硫酸氢钾、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饮水消毒可以使用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饮水管道消毒可以使用二氧化氯、过氧化物、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生产用具可以使用醛类、复合酚、烧碱等。猪场应定期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

2. **消毒方式**

圈舍、地面、墙面常用喷洒或喷雾消毒,若无易燃物,可使用火焰消毒;室内空气常用喷雾消毒;器具和衣物等物品常用浸泡消毒,耐高温物品、金属围栏可使用火焰消毒,耐高温、高湿的器具和纺织品可煮沸消毒;密闭环境常用熏蒸消毒。

3. **消毒方法**

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实施消毒操作。消毒前需彻底清除墙壁、地面、器具等表面的污物。消毒顺序应从里到外,即由猪舍内到猪舍外、生活区再到场区外,防止交叉污染。在低温环境下,可适当加入氯化钠、甘油或其他防冻剂以防结冰。具体消毒方法如下:

- 环境消毒:场区道路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二醛等消毒剂喷洒消毒。
- 脚踏盆、消毒池: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400浓戊二醛等消毒。
- 猪舍消毒:猪舍走道、出猪台等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二醛等消毒剂喷洒消毒。空栏消毒可用2%烧碱等。
- 带猪消毒:可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
- 猪舍熏蒸:按说明书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
- 车辆消毒:空车可用1:200浓戊二醛、1:400复合酚等冲洗车辆。高风险时期用20%二氯异氰尿酸钠1:500稀释溶液冲洗。车辆内部可用臭氧熏蒸消毒。
- 饮水消毒:可用二氧化氯消毒,作用1小时;或每吨水添加5克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1小时。
- 物资消毒:烘干消毒可在60℃~70℃保持30分钟,浸泡消毒可用1:500过硫酸氢钾溶液,15℃条件下浸泡1小时以上。
  ### 三、其他疫病防控

除了非洲猪瘟,猪场还需要关注其他常见疫病的防控,以提高整体防疫水平。

1. **做好疫苗免疫**

对于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疫病,可以通过疫苗免疫进行预防。猪场应购买质量可靠的疫苗,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进行免疫。免疫注射时应做到一猪一针头,防止人为传播疫病。疫苗需按照保存条件要求储存,确保免疫效果。尽可能采取联合免疫方式,减少免疫次数。

2. **用好保健措施**

对于格拉瑟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副伤寒等常发细菌病,可以在特定阶段预防性用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3. **日常勤巡查**

日常巡视排查非常重要,要注意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发病猪只并进行隔离饲养。同时,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消毒。病死猪、死胎、病猪排出的粪便、采食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应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