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家中温馨、舒适环境的热爱。然而,对于养猪人来说,猪舍不仅是猪的生活场所,更是他们事业的寄托。尽管如此,猪窝却常常被用来形容卫生条件差的家庭环境,这对养猪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作为养猪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有必要展示现代猪舍的高大上,让人们重新认识这个行业。
  要让猪舍变得高大上,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猪场。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猪场的选址。
  ### 一、猪场选址
猪场的选址是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决定猪场能否长久发展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 1. 政策条件
养猪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建场选址必须符合当地政府的用地规划,在允许养殖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选址前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通过县级畜牧主管部门的审核备案。养殖用地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合法方式取得,并办理土地流转手续。
#### 2. 防疫条件
良好的生物防疫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疫病风险。选址时应考虑具有天然屏障(如山川、河流、湖泊)的地带,远离主要交通干道,避免靠近村庄、化工厂、肉类加工厂等。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对猪场未来三十年的影响。
#### 3. 环保条件
新建猪场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其排污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选择有利于粪便处理的区域。要求猪场附近有足够农田面积,用于变废为宝,降低污水处理负荷。选址应在村庄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上游及风景旅游区建场。
#### 4. 地理条件
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低洼地易积水潮湿,不利于猪只健康。有缓坡的场地便于排水,但坡度不宜过大。地形开阔整齐有助于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
#### 5. 社会条件
猪场需满足水电交通的要求。水源要充足且符合饮用水标准,能满足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的需求。电力供应需稳定,交通便利,便于饲料运输及生猪销售。但因防疫和环境污染的原因,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 二、场内规划设计
猪场一般可分为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和生活区四个功能区。为了防疫和安全生产,各区应根据当地主风向、流水方向和场址地势进行合理安排。场区地势宜有一定坡度,实行雨污分离排出,建立封闭排污沟、干粪堆积发酵池和污水处理池,实现污染减量化和粪便处理无害化。
猪场建筑物的布局要考虑各建筑物的功能关系、卫生防疫、通风、采光、防火等因素。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前沿,生产区内各类猪舍按公猪舍、母猪舍、哺乳猪舍、仔猪舍、育肥舍、病猪隔离舍的顺序排列。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位于最下风向低处。饲料加工调制间最好设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有条件时可将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防疫沟。
  ### 三、猪舍需注意的情况
一个完整的猪舍由屋顶、墙壁、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猪舍的设计还需考虑朝向、生物安全和污物处理等因素。
#### 1. 屋顶
舍顶应有一定的厚度,隔热性和保温效果要好。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土层以利保温、防暑。
#### 2. 地面
圈舍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向粪尿沟处应有一定坡度,不滑,易于清扫和清粪。地面结实、易于冲刷、渗水良好,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 3. 门窗
开放式猪舍运动场前墙应设有门,半封闭猪舍则与运动场的隔墙上开门,全封闭猪舍仅在饲喂通道侧设门。无论哪种猪舍都应设后窗。窗户大小和位置应根据猪舍类型进行调整。
#### 4. 猪栏
除通栏猪舍外,密闭猪舍内均需建隔栏。隔栏材料主要有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纵隔栏为固定栅栏,横隔栏可为活动栅栏,以便调节舍内面积。
#### 5. 粪尿沟
开放式猪舍要求设前墙外面;全封闭、半封闭猪舍设距南墙一定距离处,并加盖漏缝板。粪尿沟宽度应根据舍内面积设计,漏缝板缝隙宽度不得大于1.5厘米。
#### 6. 圈舍方向
最好是东西方向、背北向南,留有游圈,以利采光。
#### 7. 生物安全
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应建有消毒池,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cm。场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用于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场内道路要求防水防滑,生产区不宜设直通场外的道路,以利于卫生防疫。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