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选址讲究风水,猪场建设也不例外。他们追求“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及“腰带水”的理想布局。在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指的是两侧有山环抱,这样的地形能够‘藏风聚气’,被视为吉地。而‘后有靠,前有照’则意味着背后有山可依,前方开阔明亮。屋宅前的空地称为明堂,它是客人来访时的首个空间,象征着人气与财气。明堂开阔,能容纳众多人与车辆,汇聚成一股旺盛的气息。同时,明堂也被比作港湾的水深,水深则能容纳更大的船只,意味着更大的吞吐量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山势天成,无法人为改变,但门前的水域却可以通过人工建造,如修建池塘,以引财源。根据风水学说,猪场建于亥水旺盛的方位更佳,例如西南方的申位(长生位)、西北方的亥水本位、正西方的酉位等均为吉地。而正东卯位则被视为凶地,若在此建猪场,易导致猪只打斗、不长膘且易被盗。这些说法虽属民俗,但其背后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猪场选址要求地势高燥、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以确保排水良好、通风顺畅。专家建议,猪场应选在地势高于历史最高洪水线的地方,坡度以2%-3%为宜,但不超过25°,以免影响场内运输。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山区建场则宜选南向坡地。地形应开阔整齐,避免过多边角。猪舍选址还应避开季风风口、江河边、沿海、空旷地区及山顶,最好三面环山,建在半山腰,坐北朝南,四周有良好的排水渠。土质以粘性土壤为佳,易于粘结,不易流失和塌方。
综上所述,猪场场址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地形、地势、水源、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周围工厂、居民点、畜禽场的距离、农业生产、粪污处理能力、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等社会条件。在全面调查与综合分析后,再作出明智的决策。这既是对古老风水智慧的传承,也是现代养猪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