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行业中,新型猪圈的设计和建设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根据养殖规模的不同,可以将养猪模式分为规模化养猪和家庭式养猪。规模化养猪又细分为大规模和小规模,而家庭式养猪则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通常养殖1-2头猪作为年猪。每种模式下的猪圈设计和设施配置都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在自动化程度和粪便、污水的处理能力方面。
  ### 猪圈的分析情况
由于需求不同,猪圈的建设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规模大棚式猪圈和家庭式猪圈的建设方式,这两种方式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适合大多数养殖户。

#### 大棚式猪圈建设
现代大棚式猪圈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养殖设施,它有带墙体和不带墙体两种形式。以下是它们的具体设计特点:
  #### ⑴ 带有砖墙式的大棚猪圈
这种猪圈类似于日光温室,但其设计更适合养猪。它的前部塑料薄膜面积比普通日光温室减少了约三分之一,顶部增加了开放式通风口,以确保良好的气体循环。冬季时,保温被等设施能有效保持温度,保障猪的生长环境。

##### 日光温室式养猪大棚内部设计
猪圈内部采用猪栏,并使用发酵床设计来处理猪粪、尿液及气味。发酵床通过生物菌消耗粪便,显著改善了猪圈内的卫生条件。
  #### ⑵ 全棚式养猪大棚
全棚式猪圈从种植大棚演变而来,高度一般在4米以上,跨度8米以上,长度不超过100米。这样的设计便于控制室内温度。

##### 建设材料
主要使用镀锌圆管骨架、岩棉、毛毡、PO膜和利得膜等材料。镀锌管骨架支撑整个大棚结构;岩棉和毛毡用于保温;PO膜便于清洗;利得膜具有较好的防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地板通常为水泥硬化地面,猪栏则采用砖墙或专用设施。
  ### 家庭式猪圈
对于个人家庭养殖来说,猪圈的建设用地较小,一般10-15平米就足够养1-2头猪。选址通常在家院内或其他允许的场地。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农村地区对家中养殖有限制,需确认是否允许建设。

#### 家庭猪圈的设计
北方农村的家庭猪圈通常分为三个区域:休息与饮食区、活动区以及粪便处理区(后者已禁止)。活动区负责处理粪便和尿液,休息与饮食区用于喂食和睡觉。这类猪圈的投资非常低,通常只需2000元左右,包括砖头和人工费用。
  ### 总结
大棚式养猪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建筑方式,造价低、建设速度快,能显著提高养猪效率。尤其在当前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大棚式养猪有助于抓住市场机遇,提升经济效益。无论是规模化还是家庭式养殖,选择合适的猪圈设计和设施配置都是成功的关键。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