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中,八字腿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疾病,主要表现为前腿外翻和后腿外翻。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了解其病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养猪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根据现有资料,八字腿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霉菌毒素、疾病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此外,仔猪外翻腿的发生与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也密切相关。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 遗传因素
在八字腿的发病原因中,遗传因素通常占据首位。不同公猪和品种的后代仔猪发生该病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公猪后代的发病率高于母猪。此外,父母代种猪的体况良好(如膘情较好)可能会增加应激性,从而导致后代仔猪的发病率上升。
某些仔猪出生时内收肌群可能存在缺陷,这组肌肉负责将后腿并拢。病理检查显示,这些仔猪的肌纤维发育不良,特别是半腱肌、腰部背最长肌和三头肌的肌原纤维发育不全,这是导致八字腿的重要原因之一。
### 疾病因素
蓝耳病是已知能够引起仔猪后腿外翻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蓝耳病不仅会导致死胎、木乃伊等问题,还会造成大量弱仔和后腿外翻的仔猪。因此,及时防控蓝耳病对于减少八字腿的发生非常重要。
### 营养因素
母猪的营养状况对仔猪八字腿的发生也有显著影响。饲料中的胆碱、蛋氨酸和维生素E含量可能与仔猪外翻腿有关,但高量胆碱并不能预防该病的发生。母猪在妊娠期间使用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谷物后,所生仔猪更容易出现前肢外翻的症状,且前肢外翻的发生率远高于后肢外翻。此外,妊娠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增加仔猪八字腿的发病率。
### 环境因素
不当的环境条件同样会引发八字腿问题。例如,产房地板光滑或湿滑可能导致伸肌过度紧张,仔猪脚嵌入地板裂缝时挣扎、母猪滑倒或子宫内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受损等,都会提高八字腿的发病率。一般情况下,发病猪只的出生体重低于平均值。
规模猪场中,八字腿仔猪的比例通常为2%~3%,但若超过3%则需要高度重视,及时查出病因并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仔猪可能因饿死或被压死而造成50%以上的死亡率,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 防治措施
经验表明,早期发现并处理八字腿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恢复率。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
1. **时间**: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检查腿部行走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以减少被母猪压死的机会,并确保仔猪能及时吃到初乳,增加存活几率。
2. **捆绑**:采用单一捆绑法,目的是防止肢体向外张开。用弹性绳子捆住开张的腿,在足跗关节以下位置捆绑,中间留出75毫米的空隙以便活动。这样可以确保仔猪走动并哺乳,同时帮助撕裂的肌肉复原。
3. **营养**:捆绑后要给仔猪补饲初乳以恢复体力。常用的方法是将仔猪放入刚分娩的母猪栏内或用注射器给仔猪注射初乳。对于严重的仔猪,如果没有吮吸反射,可以用胃导管灌服初乳,至少每1-2小时补饲一次。
4. **检查与解除捆绑**:单一捆绑法应在3天后去掉绷带,检查仔猪的恢复情况,以防止捆绑时间过长阻碍血液循环。
5. **按摩**:有研究表明,按摩对后肢开张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后肢肌肉、骨盆和前肢,可以促进受损肌肉的恢复。
总之,面对八字腿猪只,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及时的护理和科学的管理可以帮助减少这一问题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