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要生猪养殖企业10月份销售数据的公布,当月各公司的销售价格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部分公司凭借成本端的优化,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保持了较为乐观的盈利状况。此外,一些公司由于销量环比增长,利润规模预计下降幅度有限。真正的考验或许将在明年到来。根据期货远期价格,市场对2025年3月的猪价预期已降至14元/公斤以下,届时行业将进入“成本比拼”的关键时期。
对于猪价的回落,业内早有预期。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在今年4月达到低点,为3986万头。此后,受养殖利润恢复的刺激,产能逐步回升,尤其是今年6月,单月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42万头。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计算,年末前后供给端将出现明显增加。国信期货指出,6月至10月仔猪出生数量显著增加,按生长周期推算,后期出栏量将与消费旺季匹配,而春节后的淡季则可能带来较大压力。
目前,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呈现出“近强远弱”的格局。即将交割的2411合约价格维持在17元/公斤左右,接近现货价格;而代表明年1月和3月价格预期的2501合约和2503合约,价格分别约为15.5元/公斤和13.89元/公斤。这表明市场对2025年一季度猪价的预期相对悲观。届时,行业将逐步进入成本比拼的关键阶段,若相关企业无法有效降低成本,可能会再次出现阶段性亏损。
具备成本优势与出栏增长潜力的养殖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营安全边际显然更高。牧原股份披露的投资者交流记录显示,公司10月完全成本已降至13.3元/公斤,相比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了2.5元/公斤,其中饲料价格下降贡献了约50%,生产成绩改善和期间费用摊销下降也贡献了约50%。神农集团也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10月份的养殖完全成本为13.6元/公斤,料肉比为2.49,日增重700-800克,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为28头,全程成活率为85%。
天康生物透露,10月份的生猪养殖成本为13.87元/公斤。新希望则表示,10月份运营中场线的肥猪成本已降至14.2元/公斤。这些数据表明,头部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市场对2025年一季度猪价预期的看衰,14元/公斤的成本或将成明年的盈亏线,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