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对肉牛奶牛产业的冲击,助力养殖场户特别是脱贫户渡过难关,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布了《陕西省稳定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该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稳定全省肉牛奶牛产业,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 一、稳定基础产能
为了扩大基础母牛的数量,政策提出在肉牛养殖大县采取“先增后补,见犊补母”的方式,对每头产犊母牛补助不超过1500元。此外,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根据实际存栏数量给予一次性补助:设计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户)每头补助不超过500元,每场(户)最高补助100万元;设计存栏1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场每头补助不超过1000元,每场最高补助200万元。同时,支持创建国家级牛核心育种场,对新通过审定的国家级育种场一次性补助不超过100万元。推广使用优质冻精,对肉牛养殖场(户)使用每支冻精补助不超过10元,奶牛养殖场使用每支冻精补助不超过50元。
  ### 二、保障饲草料供给
政策强调了青贮收获机械等农机具的重要性,并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名录。鼓励农作物秸秆与优质饲草混贮,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加快实现“秸秆变肉(奶)”。建设饲草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供应。其中,青贮玉米生产与收储每亩补助不超过180元;高产优质苜蓿种植每亩补助不超过600元。
  ### 三、提升主体经营能力
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改造,每个主体补助不超过20万元,以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升级养殖设施装备,降低养殖成本。鼓励各类养殖、加工、服务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对达到省级标准的每个肉牛奶牛类产业化联合体分年度累计补助80万元。
  ### 四、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全面推行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自行完成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的养殖场(户)足额享受国家补助。创建动物疫病净化区,对成功创建国家级无疫小区和疫病净化场的养殖场,一次性补助不超过100万元。落实疫病强制扑杀补助,肉牛强制扑杀每头补助3000元,奶牛每头补助6000元。
  ### 五、强化产业精准帮扶
各地要精准分析研判当前脱贫养殖户面临的困难,一户一策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尽可能减少牛肉等农产品价格下行对脱贫养殖户带来的影响。按照相关规定统筹用好衔接资金,对符合支持条件的肉牛奶牛脱贫养殖户予以补助,推动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减少养殖亏损。结合实际情况谋划实施脱贫地区肉牛奶牛帮扶产业项目,补齐产业短板,提高抗风险能力。
  ### 六、理顺生鲜乳购销秩序
进一步强化生产监测预警,及时调度生鲜乳销售情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完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立政府指导、协会主导、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奶农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合理制定生鲜乳价格计价标准和收购指导价格。鼓励乳制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场签订长期稳定购销合同,加强合同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杜绝加工企业随意压级压价,限收拒收,维护生鲜乳购销秩序。
  ### 七、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肉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奶业协会、科研院校的技术作用,围绕优质饲草高效利用、科学调整牛群结构、精细化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指导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现节本增效。
  ### 八、优化项目资金管理
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组织实施,提高管理效能。各市县要根据年度下达的项目实施方案,综合确定具体补贴标准和实施要求,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确保统一。加快推进肉牛奶牛稳定保障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优化项目建设、验收和资金兑付等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支持政策尽早发挥效益。鼓励各市县结合实际出台区域性的纾困政策,稳定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本政策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