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农业生产和结构继续进行调整。整体来看,粮食、蔬菜和瓜果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产,而生猪养殖规模则有所收缩。与此同时,设施农业产值有所缩减,但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显示出都市农业发展的喜忧参半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北京市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7.4亿元,同比增长0.05%(按可比价计算)。分行业来看,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呈现“三升一降”的局面:在粮食和水果生产的带动下,农业种植业产值为46.2亿元,同比增长1.1%;林业由于育种育苗销售下降,产值为27.0亿元,同比下降6.9%;牧业因禽蛋和牛奶产量增长,产值为19.3亿元,同比增长3.4%;渔业方面,远洋捕捞增加以及朝阳区观赏鱼项目的推动,使渔业产值增长至2.4亿元,增幅高达45.1%。
具体到农作物生产,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26.2万亩,同比增长1.6%,总产量达62.8万吨,增长2.0%。瓜果类作物表现尤为突出,播种面积为3.5万亩,同比增长15.7%,产量为9.2万吨,增长19.2%。相比之下,生猪养殖规模有所减少,期末存栏量为24.3万头,下降18.4%;累计出栏量为10.6万头,下降25.8%。然而,禽蛋产量则显著增长,达到4.9万吨,同比增加了20.2%。
都市农业发展方面,上半年全市设施农业播种面积为20.9万亩,同比下降4.0%,设施农业产值为32.2亿元,下降6.6%。这表明设施农业仍面临一定挑战。不过,乡村休闲旅游市场逐步恢复,接待游客1072.8万人次,同比增长5.3%,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70.5%;尽管收入为17.0亿元,同比下降2.6%,但相较于2019年同期仍有4.1%的增长,显示出良好的复苏势头。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