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声,对于生猪养殖企业而言,降低成本依然是贯穿全年的“主旋律”。各企业在这一年中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并取得了显著的降本成果。根据多家上市公司的最新披露,2025年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已经明确,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艺霖表示,在当前微利化的背景下,成本竞争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头部企业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种猪性能、引入智能化养殖技术等措施,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多家企业在降本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未来降本空间仍然较大。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其养猪成本管控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以来,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下降,10月份已降至13.3元/公斤,相比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了2.5元/公斤。其中,饲料价格下降贡献了约50%,生产成绩改善和期间费用摊销下降也贡献了50%左右。
  温氏股份同样在降本方面表现出色。公司10月份的数据表明,16个省级养殖单位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已全部实现14.6元/公斤以下,其中5个单位的成本低于13元/公斤,7个处于13元/公斤至14元/公斤之间,4个处于14元/公斤至14.6元/公斤。与2023年全年平均成本16.6元/公斤至16.8元/公斤相比,今年10月份的成本下降了2元/公斤至2.2元/公斤。
  新希望也在第三季度取得了明显的降本成效,运营场线成本降至14.5元/公斤,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15.8元/公斤降低了1.3元/公斤。公司最优秀的场线成本为13.1元/公斤至13.2元/公斤,北方部分场线成本仍在16元/公斤以上。预计到2024年底,将降至14元/公斤以下。
  除了三大头部企业,金新农、神农集团、京基智农等企业的养殖成本也都降至14元/公斤左右。金新农10月份的商品猪养殖成本为14.2元/公斤,大幅低于此前设定的目标。神农集团的10月份养殖完全成本为13.6元/公斤,京基智农9月份的育肥猪完全成本约为14.59元/公斤。
  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指出,生猪养殖企业成本的下降主要得益于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疫病防控得当、智能化养殖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等因素。尽管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综合成本仍高于散养户,但对标世界领先水平后,我国企业的降本空间依然较大。
  展望2025年,多家企业已经公布了新的降本目标。温氏股份初步规划2025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为13元/公斤以下。神农集团提出,2025年公司养殖业务成本控制目标为完全成本小于13元/公斤。牧原股份早在2022年6月就提出了600元的降本空间,目前这一目标已完成过半。
  为了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各企业从多个维度进行布局。牧原股份计划围绕600元的降本空间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在生猪育种、营养研发、疫病防控、智能化与数字化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温氏股份则强调,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主要来自于猪苗成本、饲料成本、费用和其他盈亏等项目。公司将加强种猪和肉猪的基础生产管理,继续努力降低综合成本。
  王艺霖总结道,降本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降本措施和方法。随着成本竞争的深化和市场份额的逐步集中,头部企业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并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这一优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