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几乎所有头部养猪企业迎来了盈利的爆发期。在这一背景下,京基智农拟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19.3亿元来扩大产能,而华统股份耗时一年多的16亿元定增方案也终于获得批准。与此同时,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多家上市猪企如温氏股份、唐人神和金新农等宣布终止原计划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指出,猪企的扩张决策取决于其自身的运营情况。整体来看,选择扩产能的企业并不多,头部企业尤其冷静,因为继续扩张的边际收益低且风险较大。但对于尚未取得足够规模优势的企业而言,在解决好成本控制和资金链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产能扩张仍然是可取的发展战略。
京基智农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计划募资不超过19.3亿元,其中5.7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资金将投向云浮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和贺州生猪种苗繁育基地项目。这两个项目预计分别年出栏商品肥猪30万头和仔猪68万头。京基智农自2019年介入养猪业务,并制定了2025至2027年的生猪出栏目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63.44万头,同比增长20.82%。此次募投项目预计增加的100万头生猪产能,属于原有扩张计划的一部分。京基智农认为,当前正处于猪肉价格回暖阶段,提前布局未来的生猪产能能够应对下一轮“猪周期”的变化。
华统股份的16亿元定增申请获批后,公司计划用超过六成的资金新建生猪及种猪产能,新增生猪产能预计达到44.8万头。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寻求扩张的猪企在行业内属于第二或第三梯队。然而,华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70%,京基智农的负债率为62%。尽管如此,两家公司在定增方案中均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
与上述企业的扩张策略相反,多家上市猪企纷纷终止原本的产能扩张项目。唐人神终止了融水县和睦镇芙蓉村的养殖扶贫项目,金新农也停止了广东天种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的建设。温氏股份则因环保风险和铁路规划原因,终止了咸宁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黄祠养殖小区和松滋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牛长岭养殖小区的建设。整个行业目前较为谨慎,主要由规模扩张转向提质方向,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对于产能扩张保持冷静的头部猪企,如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资本开支为101.65亿元,主要用于猪场设备的新增和升级改造。牧原股份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在120亿元左右,未来每年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新希望也在近期提到,近期没有大规模复产扩产的计划,主要针对年初关停改造产能的恢复工作。
影响猪企做出扩张决策的主要因素是生猪价格。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12月初,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3.52元/公斤,较三个月前的9月4日的27.24元/公斤有所下降。虽然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较高位置,但价格波动带来的盈利缩水让行业对未来猪价走势保持冷静。专家预测,明年行业会处于盈利状态,但不及今年的整体水准。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3万头,较9月环比增长0.3%,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4%,目前仍处于产能绿色区域。按照正常节奏,新增产能最快需一年到一年半才能变成商品猪投放市场。业内专家表示,2025年生猪市场的盈利性和平稳性取决于产能是否平稳。如果龙头企业继续扩张,可能会打破当前良好的供需平衡,导致再次出现阶段性亏损。因此,头部企业应以稳产提质增效为主,避免盲目扩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