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研判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行业协会和大型养殖企业进行了会商。总的来看,今年猪肉市场的供需总体适配,生猪养殖实现了正常盈利,头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持续改善,生猪疫情整体平稳可控,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所降低。
  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合理区域的上线。预计在明年春节前,生猪养殖将继续保持盈利状态,但节后消费淡季可能会导致生猪价格下跌。
  从全年情况来看,母猪存栏量经历了先减后增的过程,目前已经接近合理区域的上线。今年3月份,根据生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以及猪肉消费稳中趋降等新情况,农业农村部及时公布了新修订的生猪产能调控方案,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这一政策引导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986万头,较去年底减少了156万头,回到了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随后,在市场需求拉动下,5-11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小幅回升。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080万头,接近3900万头目标保有量的105%上限。
  今年猪价整体回升,养殖盈利处于正常水平。自3月份以来,生猪价格较往年更早触底,之后一路震荡上行,8月份达到了每公斤20.35元的年内高点。9月份以后,由于市场供应量增加,猪肉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猪价承压回落。到12月第一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6.92元,环比下降1.1%,同比上涨13.9%。据农业农村部测算,前11个月平均每头生猪盈利213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87元,预计全年生猪均价约为每公斤17元,同比上涨约10%,头均盈利约200元。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落实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生产经营主体的防疫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有力保障了生猪生产的安全。其他猪病呈点状发生态势,均已得到规范处置,没有出现扩散蔓延。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显示,非洲猪瘟等重大猪病病原学阳性率持续保持低位水平,大面积暴发疫情的风险较小。
  随着生猪价格上涨、养殖盈利增加,头部猪企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生产经营状况普遍好转。根据牧原、温氏等21家上市企业的季报,前三季度合计盈利265.5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90.4亿元;负债总额为405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0.8%,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虽然仍有6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行业公认警戒线,但各企业都在积极采取资产重组、重整投资等措施纾解困难。专家分析认为,即使个别企业破产重组,其他企业也会接盘其猪场,因此短期内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较小。
  对于明年的市场走势,王祖力认为,11月份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0.8%,预示着未来两个月内生猪上市量将同比减少,加之腌腊和节日消费拉动,明年春节前猪价有望企稳,生猪养殖将保持盈利。然而,今年8-11月份新生仔猪数量仍处于高位,特别是10月份之后新生仔猪数量同比转正,这预示着明年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阶段性过剩的可能性较大,生猪养殖效益可能会由正常盈利转向微利甚至亏损。
  近期,一些养殖场(户)已经提前减少母猪配种、加大弱仔猪淘汰力度,牧原、温氏等头部企业也终止了部分养猪投资项目,产能扩张速度放缓。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已连续两个月下降,预计有利于减轻明年春节后的猪价下跌幅度。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双管齐下”,按照长期调母猪、中期调仔猪、短期调肥猪的调控路径,着力稳产能、稳政策、提素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产能调控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引导、加强支持政策协同、引导大企业合理规范发展以及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