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领域,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换代犹如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作为福建丰泽农牧团队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第14届世界养猪大会(李曼养猪大会),这场汇聚全球养殖智慧的饕餮盛宴,让我在聆听众多业内权威专家的精彩讲座过程中,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满满且深感震撼。今天,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前沿技术分享给广大养殖领域和三农领域的从业者们,希望能成为大家在养殖道路上披荆斩棘的有力武器。
  ### 一、非洲猪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一)病毒结构与传播途径大起底
  神秘的病毒结构:非洲猪瘟病毒(ASFV)宛如一个微观世界里的“小怪兽”,大小约200nm,由内膜、外膜、衣壳、基质壳和DNA精心构建而成。而猪瘟病毒(CSFvirus)则相对较小,约50nm,由E1/E2二聚体组成。这些复杂的结构就像是它们的“铠甲”,同时也隐藏着防控的关键线索。
  狡猾的传播途径:ASFV的传播方式可谓无孔不入,它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排泄物、尸体,甚至是被传染性蜱叮咬来传播。更令人头疼的是,它还能借助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如衣服、车辆和其他设备,悄无声息地扩散。此外,感染动物摄入受污染的肉类或肉制品、厨房垃圾、泔水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幽灵,随时准备侵袭我们的猪群。
  #### (二)欧洲与亚洲疫情的差异化拼图
  欧洲疫情版图:在欧洲,疫情呈现出独特的态势。这里存在Type1(如撒丁岛)和Type2两种类型,目前乌克兰正遭受着大规模的疫情爆发,而且通常情况下,商业猪受影响相对较小。
  亚洲疫情画卷:亚洲的疫情则以Type2为主,同时还涉及Type1疫苗、Type2疫苗以及Type1/3等情况,并且混合农场较为常见。这种差异就像两幅不同风格的画作,各自有着独特的色彩和线条,需要我们针对性地去解读和应对。
  #### (三)临床症状与剖检真相
  临床症状:猪群的“求救信号”:当猪群感染非洲猪瘟时,会发出一系列“求救信号”。它们会变得虚弱无力,不愿站立,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皮肤下耳朵或鼻子周围会出现血栓和坏死,皮肤颜色也会变成红色或深色,就像身体上出现了一块块警示的红斑。呕吐、腹泻、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也会接踵而至,严重影响猪的健康。更令人痛心的是,流产、死胎、弱胎等情况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大多数感染猪在十天内就会死亡,有些甚至毫无征兆地突然倒下,让养殖户措手不及。
  剖检:探寻内部的秘密:通过剖检,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病毒在猪体内的“作案现场”。部分器官会呈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像是病毒留下的“指纹”,为我们准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虽然有些器官可能表现正常,但这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综合其他因素进行判断。
  #### (四)诊断:揭开迷雾的关键
  准确的诊断就像是在迷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在非洲猪瘟的诊断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感染、疾病、死亡、幸存者/携带者等各个环节,同时对病毒及抗体、间歇性病毒血症、临床症状、幸存者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这就像是一场复杂的侦探工作,每一个线索都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
  ### 二、防控策略:多管齐下,筑牢防线
  #### (一)人员与区域管理双保险
  人员消毒:第一道防线:人员在养殖场的活动就像一条条“传播链条”,因此做好人员消毒至关重要。设置足浴消毒就像是在养殖场门口设置了一道“消毒门槛”,提醒人们在进入养殖场时要注意手部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养殖场。每一个养殖从业者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双手可能是传播病毒的“帮凶”,只有保持清洁,才能切断这条传播途径。
  农场区域管理:全方位防护
低种植区域:精细化防控:低种植区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精心打理。围栏内设置淋浴间,就像是给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物品提供了一个“净化站”。农场饲料塔、装载区、不同围栏区域以及工具消毒区等的合理规划,就像一个精密的棋盘,每个棋子都各司其职,共同构建起一个安全的养殖环境。例如,在装载区,我们要严格控制猪只的进出,防止病毒从这里传播出去。
  围篱:阻止外部入侵:围篱是养殖场的“城墙”,清理内部和外部杂草,就像是在城墙上清除“障碍物”,确保视野开阔,防止病毒隐藏在杂草中。围栏底部的清理也不容忽视,它就像城墙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有效阻挡病毒的入侵。
  农场装载坡道:安全进出通道:带猪门的安全围栏、观察农场外猪的高架坡道、分拣区、高压清洗点等设施,就像是一个“安全进出系统”。在装载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高架坡道密切观察农场外猪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分拣区和高压清洗点则可以对进出的猪只和物品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每一头猪都健康进出养殖场。
  农场外:延伸的防控线:农场外的坡道坡度设计为5°远离单元,清洗区排水至下水道或粪污远离农场,这就像是在养殖场周围设置了一道“护城河”,将病毒拒之门外。我们要确保农场外的环境也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病毒在农场周边滋生。
  #### (二)个人防护与饲料管理并行
  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就是保护猪群:在养殖场工作,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个人防护。注意指甲床、关节、拇指和手指内侧等容易被忽视的部位清洁,因为这些地方可能成为病毒的“藏身之所”。同时,在农场内要尽量避免猪肉相关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另外,紫外线辐射也可能对防控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性,为防控工作增添一份保障。
  饲料管理:从源头把关:饲料是猪群健康的“食物源泉”,关注饲料情况,特别是湿玉米等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就像是为猪群的健康把好“入口关”。我们要确保饲料不受病毒污染,为猪群提供营养丰富、安全可靠的食物。
  #### (三)化学物质利用与疫苗探索
  化学物质:辅助防控的利器:石灰石(CaCO3)加热反应产生的高pH值和热量(生成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就像是我们防控武器库中的“秘密武器”。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环境处理,为猪群创造一个不利于病毒生存的环境。
  疫苗:希望与挑战并存:疫苗的研发是我们防控非洲猪瘟的希望之光。越南有针对基因2型的疫苗,但目前发表作品有限,农民对其安全性存在担忧。其他疫苗尝试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虽然前方有一丝光亮,但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不过,我们不能放弃,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为养猪业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希望。
  ### 三、养猪业未来:信心与希望的曙光
  尽管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就像黑夜过后总会迎来黎明,养猪场在经历疫情后是可以恢复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运用科学的防控方法,加强管理,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技术,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养猪业的新曙光。
  在第14届世界养猪大会上汲取的这些宝贵知识和经验,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养殖领域前行的道路。希望广大养殖领域和三农领域的从业者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