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猪群的呼吸道症状、母猪繁殖障碍及死亡率增加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的迅速进化和准种多样性的演变使其在宿主体内形成新的毒株。本文将重点介绍PRRS的疾病诊断方法和防控策略。
  ### PRRS的疾病诊断
  #### 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统计
  PRRS在猪群间的临床表现因病毒毒株、猪群抗体水平、脂多糖暴露程度等因素而异。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和精神沉郁,发病比例占猪群的5%~75%。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呼吸困难等。急性感染的母猪可能出现流产率10%~50%的情况,伴有肺水肿或肾炎等症状。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率在3%以上。此外,新生仔猪可能表现为消瘦、呼吸急促等。
  #### 病理剖检
  肺脏和淋巴结是PRRSV复制的主要场所,感染猪只会出现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肺部病变呈现灰黑色带有斑点,湿润且质地坚硬。淋巴结肿大2~10倍,早期呈棕褐色,质地稍硬。此外,肾、肝和胸膜脏层等处可能出现淤点或瘀斑等症状。
  ### 实验室诊断技术
  #### 分子诊断
  实时荧光PCR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被广泛用于PRRS感染的诊断。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需要不断收集最新流行毒株并设计多个高度保守区域的引物,开发出多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此外,CRISPR-Cas13a技术也被开发用于PRRSV的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 血清学诊断
  ELISA检测是公认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方法,可以批量化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PRRSV抗体水平,可作为诊断或追踪PRRSV感染的依据。
  ### PRRS的防控策略
  #### 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养殖场需要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如烘烤间、浸泡间和人员隔离舍等设施,以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消毒剂如戊二醛、过硫酸氢钾等对PRRSV同样有效。对于养殖密集区,还需要增加空气过滤系统来阻断病毒通过气溶胶形式的传播。
  #### 种猪引进和精液进场的管控
  引进后备猪时应加强隔离和检测。新引种猪进入隔离舍后需进行血检,并至少隔离30天。外部精液进入生产区域前也必须进行严格的PRRSV检测。
  #### 后备母猪管理
  后备猪入群前的驯化可以减少疾病对生产猪群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驯化方式,并确保后备猪群与种猪群隔离,减少人员、物资的传递,加强隔离舍的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病毒载量。
  #### 实验室检测
  定期监测拉猪车、场内生产区、生活区以及场外功能辅助设施等病毒污染情况,分析病毒传播途径。收集每批次仔猪睾丸阉割液并进行PRRSV核酸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的垂直传播。
  #### 猪场生产记录的调查研究
  通过数字化管理收集生产数据,评估猪群PRRSV的感染状态。定期进行EWMA分析,监测流产率、产房仔猪死亡率等数据,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的目的是降低感染后的损失。当猪群暴发PRRS时,紧急使用疫苗全群免疫,以缩短病毒血症时间。对于阳性稳定场,仔猪免疫建议在14日龄或断奶当天进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