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首届中国黑猪产业链“黑猪美味好产品”品鉴会上,巴东黑猪荣获金奖,成为了食圈的新宠。那么,这种土生土长在鄂西深山的巴东黑猪为何能逐渐成为市场的焦点呢?这一切都得益于巴东县对于无抗养殖模式的深入探索,以及对黑猪种源保护和品牌推广的不断创新。
  ### 好山好水养好猪
  位于‘鄂西屋脊’的绿葱坡镇勒马沟家庭农场,负责人冯彩龙介绍,这里的黑猪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吃的是混杂中药材的玉米粒,喝的是高山泉水,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巴东县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构建了一套均衡搭配的‘养生营养餐’,包括野草药、山泉饮用水、玉米和青饲料等,保证了黑猪在成长过程中远离抗生素,实现了绿色健康养殖。
  ### 科技赋能‘金名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巴东黑猪的品牌价值,巴东县与武汉轻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启动了巴东特色畜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并组建了畜产品研发专家工作站。在‘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模式下,巴东黑猪产业在产品加工、研发、生产标准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提升。科技的赋能不仅提高了巴东黑猪的品质,也让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 链式发展‘钱’景广阔
  巴东县通过构建黑猪产业链,实现了从养殖到餐桌的‘一站式’供应。依托惠丰牧业、将军山农牧两家繁殖基地,与养殖专业村和大户合作,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网络。此外,巴东县还探索了‘1155’模式,即‘1个农户饲养1头黑母猪、年出栏10头育肥猪、出笼50只土鸡、种植5亩饲草料’,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提升了黑猪产业的经济效益。
  巴东县还积极支持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推动畜牧行业的循环发展,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产业发展。未来,巴东县计划联合全县黑猪养殖户,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紧密型衔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