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4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持续攀升,达到了21.10元/公斤的新高点。部分地区,如广东、福建和浙江,甚至突破了22元/公斤的价格线。随着高价区域的不断扩大,生猪市场的重心也在持续上移。
当前,市场正处于供给断档期,生猪供应量相对较低。自8月11日起,部分高价地区生猪价格突破22元/公斤大关。前期南方地区二次育肥猪和仔猪外调量的增加导致目前供应量减少,出栏体重受限。养殖场减少出栏量并提高价格,散户则选择压栏惜售,再加上长期滚动二次育肥的影响,导致市场上适重出栏的猪源进一步减少。
近期高温和潮湿的天气条件影响了生猪的外调,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小范围的疫病,导致跨区调运政策更加严格,屠宰企业的采购难度加大,部分厂家增加了对中大猪的需求。大肥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上的增重和惜售情绪。
上半年豆粕和玉米等饲料原料市场呈弱势走势,饲料成本下降,加上养殖效率的提升,使得生猪养殖行业的成本显著降低。前期二次育肥的利润空间充足,近期市场参与者对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仍然很高。随着猪粮比值的提升,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的利润同步扩大,这进一步推动了养殖主体阶段性惜售和压栏的心态,市场整体的销售意愿不高。
短期来看,屠宰企业的开工率难以提升,尽管白条猪价格有所上涨,但终端市场的跟进仍显不足,部分地区屠宰企业对高价生猪有所抵触。从供应端来看,养殖端的惜售情绪较为明显。随着立秋节气过后气温的下降,学校开学和节假日的增多将带动需求的改善。但8月中下旬集团场的出栏量可能会逐步增加,加上二次育肥的生猪陆续出栏,市场可能面临价格波动和回调。后续需要持续关注养殖端的出栏节奏、二次育肥市场动态以及终端消费的变化。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