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不超过1000头母猪的家庭农场来说,采用三周批次生产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劳动力成本,并通过精确的猪只流动最大化农场产量。这种方法还能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通过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为农场提供更多的创利机会。
  ### 什么是三周批生产?
  三周批次生产是一种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生产模式。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早期断奶技术和工业化的推进,英国的家庭农场开始转向批次生产。在三周批次生产模式下,家庭农场每三周进行一次分娩、断奶和集中发情配种。这种模式基于母猪的基本生物习性,母猪的断奶、配种和产仔分别在三周周期中的一周内进行。
  ### 实施三周批生产全场母猪如何分批?
  在三周批生产模式下,全场母猪被分为7个批次,每批次间隔3周分娩。例如,在拥有1000头母猪和264张产床的农场中,原来每周断奶44窝,转换为三周批次生产模式后,每隔三周断奶132窝,配种155头母猪,断奶1275头仔猪。这样可以实现产房和保育舍的整幢全进全出,管理更为集中,批次引进后备猪更为安全。
  ### 批次生产如何降低疾病风险?
  传统的连续生产模式下,猪场每天都有母猪参与配种,仔猪长势差异大。而采用批次集中配种分娩的方法可以做到全进全出,有效防控猪病。比如,当产房出现流行性腹泻时,如果产房中没有10日龄以内的仔猪,这段时间就不必担心感染。此外,批次生产还能更好地控制蓝耳病等疾病。
  ### 实施三周批生产需要考虑的因素
  实施三周批次生产时,猪场管理者需要调整观念和技术管理,包括母猪的自动喂料与背膘管理、产房采食量要求、断奶后的能量补充等。此外,还需要考虑设施配套和人工配置问题,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 结论
  三周批生产对于中小型家庭猪场来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创新策略。它不仅能够实现集中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疾病风险。此外,这种生产模式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吸引年轻劳动力加入养猪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