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养猪朋友向我们反映,同一窝仔猪中有2头仔猪的脐带下方出现了一个圆球状的肿块,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这个肿块越来越大(触摸起来很软)。养猪朋友询问:这两头仔猪脐带下方的“包囊”是什么?如何形成?如何治疗?
根据养猪朋友的描述,初步诊断为仔猪出生时因断脐不当导致脐带发炎,进而引发了肠道脱出(脐疝)。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及时通过手术将肠道复位并进行缝合。手术时可配合使用一些青霉素等抗生素来防止继发感染,否则极易导致仔猪死亡。
脐带下方肠道脱出的主要原因是仔猪出生时在断脐过程中,脐带留得过长或在脐带未干之前仔猪之间互相咬、踩,以及养殖环境过差,舍内细菌含量过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脐带炎,进而导致腹膜发炎破裂、肠道脱出。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养猪户需要了解正确的断脐方式。
为了避免初生仔猪因脐带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多种疾病,断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让脐带自然断裂,以免仔猪走动时脐带拖地,被蹄子践踏,导致脐轮闭锁不全而形成脐疝。其次,消毒时不要使用浓度为2%的人用碘酒,因为浓度太低,达不到消毒效果。再次,不要将脐带缠绕打结,这会影响其干燥与脱落。最后,脐带长度应控制在4厘米左右,太长容易被蹄子践踏,太短可能导致腹壁脐孔闭合不全,当腹压增大时易形成脐疝。
正确的断脐方案是:仔猪出生后停留2到10分钟再进行断脐,用手指捏紧要断脐处(离仔猪腹部5厘米左右),然后用手朝一个方向扭,慢慢将脐带扭断,或者用线结扎牢固后,在扎线外0.5厘米左右处剪断,并用5%碘酒对断脐处进行消毒。这样可以避免流血和感染。
脐带持续流血对仔猪有哪些危害?新生仔猪脐带流血会导致仔猪活力下降、体表苍白,如果持续滴血超过6个小时,可能导致仔猪直接死亡。对于脐带流血过多或过快(呈喷射状)的仔猪,应及时处理,否则仔猪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同时,脐带的不断流血还会导致脐根部感染发炎,甚至出现脐疝。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