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的选择是决定养猪场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论是商品猪生产猪场还是种猪生产猪场,定期外购种猪是必不可少的投资行为。选择合适的种猪品种、体型、生产性能,是全面涉及养猪技术和生产管理的工作,对猪场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以下将介绍不同品系种母猪的状况分析、目前国内种猪市场现状以及种母猪选购流程。
  ### 一、不同品系种母猪的状况分析
  1. **美洲系**:此系种猪生长速度快,体型粗壮,但繁殖性能稍差,抗病力较弱。其中美系种猪在后备母猪利用率、泌乳性能及难产系数方面存在差异,加拿大系在这些方面稍优于美国系。美洲系种猪对母猪的膘情要求较高,对母猪生产管理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
  2. **欧洲系**:以丹麦系为主,繁殖性能较强,但肢蹄问题较为突出,对设备环境及营养要求较高。法系、英系种猪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生长速度快,体型匀称,在抗病力、繁殖性能及泌乳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荷兰系种猪繁殖性能优异,抗病力稍逊于英法系。
  3. **台系**:以杜洛克种猪作为终端父本较为常见。
  4. **配套系**:如PIC配套系和托佩克配套系,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但抗病力会随时间下降。
  ### 二、目前国内种猪市场现状
  当前国内种猪市场品种来源复杂,种猪质量良莠不齐。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加上部分种猪采购者对种猪认知不足,导致种猪市场混乱。种猪的繁殖性能、抗病力和使用年限等因素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这些因素对于猪场效益至关重要。
  ### 三、种母猪选购流程
  1. **购种母猪前本场母猪群膘情的自我定位**:根据本场的品种、饲养管理条件、饲料等因素,确定母猪群的膘情标准,选择与本场母猪膘情标准相近的种猪。
  2. **对猪场生产的预期**:考量本场母猪产仔带仔性能、育肥猪生长速度等因素,确定提升的方向及项目,选择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种猪。
  3. **现场参观或通过种猪场视频观察**:观察种猪场配种、产房、断奶母猪、保育猪现状,评估种猪的健康状况、乳房形状、阴户形状以及保育猪的精神状态等。
  4. **了解种猪场免疫流程及用药现状**:了解种猪场的免疫信息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判断种猪在本场驯化过程中是否能适应本土疾病,并评估对本场是否有疫病威胁。
  5. **挑选后备种母猪**:检查后备母猪的特征,包括躯体、头部、眼睛、肩肋、臀部、四肢、蹄部、阴户、乳头等。
  6. **借助系谱资料进行遗传评估**:根据亲本和同胞的生产性能(如产仔数、带仔断奶数、断奶窝重等)评估种猪的主要生产性能。
  ### 四、总结
  严格的种猪采购流程对于确保猪场效益至关重要。通过细致的流程操作,养猪场可以挑选到最适合自身条件的种母猪,从而提升生产绩效。同时,这也有助于规范种猪市场,淘汰那些没有能力生产高质量种猪的投机者。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