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激素的合理使用对于解决母猪繁殖问题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生殖激素配合应用方案,以帮助养殖者们正确使用这类激素,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 1. 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对于体重达到120千克以上或月龄在8个月以上仍不发情的母猪,首先应尝试非药物措施,如调换圈舍、让母猪接触不同的公猪、增加运动量等。如果这些措施无效,可以考虑肌肉注射0.4毫克的氯前列烯醇(PG),次日再配合500~1000IU的孕马血清(PMSG)和250~500IU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这样的处理通常能使母猪在用药后3~8天内发情。在配种前1小时,再肌肉注射25μg的促排2或促排3,可以显著提高产仔率。
### 2. 经产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若母猪断奶后10天仍未见发情表现,可以肌肉注射0.4毫克的氯前列烯醇(PG),次日再配合500~1000IU的孕马血清(PMSG)和250~500IU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于有子宫感染的母猪,需要先进行2~3次治疗,再进行生殖激素注射。
### 3. 母猪久配不孕的处理
对于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的母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于过分肥胖导致输卵管堵塞的母猪,应限饲以控制膘情;对于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应先清洗子宫并注入长效抗生素,再注射激素。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隐性流产,可在配种后1~3天,每天肌肉注射1次1000IU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如果经过处理后,母猪连续3个情期仍屡配不孕,则应考虑淘汰。
### 4. 其他生殖激素的应用
- **引产**:怀孕母猪超过预产期仍不分娩的,可以肌肉注射0.4毫克的氯前列烯醇(PG),通常可在次日见到分娩迹象。分娩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重复使用缩宫素。
- **促进产后康复**:产后肌肉注射0.4毫克的氯前列烯醇(PG),可以促进子宫康复。经产母猪断奶当天同样可以注射氯前列烯醇(PG),以促进尽早发情。
- **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在母猪发情中期肌肉注射1000~2000IU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配种前注射促排3号25μg,可以提高每头母猪每胎产仔数0.5~1.5头。
- **分娩调控**:在怀孕母猪预产期前1~2天的早晨7~8时,肌肉注射0.4毫克的氯前列烯醇(PG),可以使80%的怀孕母猪分娩时间调整为白天,便于管理和照顾。
- **公猪保健**:对于性欲不强或精子活力不足的公猪,可以一次性肌肉注射5000IU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3-5支的人用丙酸睾丸酮。对于精子数量不足的公猪,使用促排3号,每天1次,每次25μg,总用量不超过75μg。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