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管理对于提高猪场生产成绩至关重要。其中,母猪子宫内膜炎是一个常见问题,它直接威胁着猪场的利益。子宫内膜炎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非生产天数的增加
假设一头母猪因子宫内膜炎导致的非生产天数为25天,每日采食量为2公斤,饲料单价为3.2元/公斤,那么这头母猪直接损失近200元。
### 2. 母猪非正常淘汰增加
子宫内膜炎导致母猪屡配不孕的情况增多,从而使得猪场的淘汰率上升,进一步增加经济损失。一头母猪从出生到具备生产能力的成本约为3000至3500元。对一个拥有300头母猪的猪场而言,每年因子宫内膜炎造成的损失可达数万元。
### 3. 母猪受胎率降低
子宫内膜炎不易被察觉,即使配种后母猪能受孕,但由于炎症的影响,精液品质和受精环境不佳,导致产仔率显著下降。
### 4. 弱仔数量多
猪场研究显示,超过60%的弱胎是因子宫环境不良引起的。
面对子宫内膜炎的危害,各种防治方法应运而生,以下是常见的四种处理方式及其利弊:
### 1. 产前产后7天添加抗生素
这是规模猪场普遍采用的方法,但由于抗生素种类不同,抗菌效果各异。此方法可能导致母猪药源性便秘,增加难产风险。
### 2. 单纯肌注青链霉素+鱼腥草注射液
产后肌注抗生素几乎被所有规模猪场所采用,但肌注抗生素不能有效穿透胎血屏障,治疗效果有限。此外,高剂量反复注射会对母猪造成巨大应激。
### 3. 使用消毒水或抗生素灌注子宫
这种方法在规模猪场中较为常见。消毒水或抗生素溶液虽然能冲洗子宫内的脓汁,但可能滞留在子宫内,增加子宫负担,延缓恢复。使用消毒水灌注的母猪在断奶后可能出现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的情况。
### 4. 局部投注宫炎栓
局部给药效果显著,使用方便且成功率高,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回流造成的浪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