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作为未宰杀的家猪统称,其产业链涉及从育种、养殖到屠宰、销售等多个环节。根据代次繁育,生猪可以分为纯种猪、父母代种猪及商品代肉猪等。在全球范围内,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是最常见的品种;而中国本土品种包括宁乡猪、太湖猪等。
在生猪产业链中,种猪育种是利润率最高的环节。疫苗与兽药环节同样拥有较高的利润率,但随着供应链的缩短,渠道商在产业链中的营收占比预计会减少。生猪育肥和屠宰环节的附加值较低,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饲料加工虽在产业链收入中占比较高,但利润率却是所有环节中最低的。
种猪繁育环节虽然收入占比最低,但利润率最高。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和数据化发展,预计这一环节的收入比例将有所提升。猪肉批发和零售等渠道环节的收入和利润占比较大,但随着渠道扁平化的发展,这一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占比预计将逐渐降低。
在上游产业链中,饲料原料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添加剂等。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饲料也会有所区分。中国饲料行业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生猪养殖行业还需要疫苗来保障猪只的健康,毛利水平大约为41%,是全产业链中最高的。
中游产业链涉及到生猪繁育体系。生猪繁育体系根据代际分为一元猪、二元猪和三元猪。生猪生命周期从后备母猪到商品猪出栏,大约需要14个月。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两种。自繁自养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但能够确保优良基因,提高养殖效率。"公司+农户"模式则属于轻资产模式,企业主要负责种猪繁育等环节。屠宰行业作为连接养殖和消费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肉品安全的重要部分。
在下游产业链中,生猪养殖业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值巨大。猪肉产量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猪肉消费量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量增速有所不同。在贸易方面,中国形成了北猪南调的国内贸易格局,同时也进行大量猪肉进口以弥补供需缺口。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