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成活率与母猪断配率一直是猪场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养猪业中普遍关注的问题。PTT教练团在精益生产中发现,通过提高母猪哺乳期的采食量,可以显著提升仔猪成活率和母猪断配率。然而,实际巡栏中发现母猪采食量普遍偏低,那么如何提高母猪采食量呢?下面将详细介绍解决方案及成效。
  ### 猪场背景
  该项目实施的猪场拥有1500头母猪,采用批次化管理。平均每窝产健仔12.5头,窝均断奶存活11.5头。但仔猪成活率仅93%左右,母猪断配率约90%,且存在较多的超期母猪,母猪群体年产胎次仅为2.15次。通过分析,PTT教练团发现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母猪断配率的首要原因是产程过长,其次为饮水不足及肢蹄病高发,这些因素均导致母猪采食量降低。
  ###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PTT教练团与猪场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了针对性方案:
  1. **监控产程**:及时进行正确助产,有效减少产程过长的母猪比例,减轻母猪体力损耗,提升仔猪活力及母猪产后恢复速度。
  2. **改进饲喂模式**:改为粥样料饲喂,确保每日三餐,并在母猪进食后保持料槽随时有水供应。
  3. **肢蹄病预防**:严格检查进入产房的母猪肢蹄病情况,对患有肢蹄病的母猪使用鱼石脂软膏涂抹,并注射长效7天头孢(速倍治)10ml。
  ### 成效呈现
  实施项目后,产程监控的强化显著缩短了产程,降低了产程过长的比例,从平均52.5%降低到10.5%,降低了42%。同时,母猪哺乳期采食量由之前的7.15kg提升到了9kg,提高了1.85kg。这些改进措施显著提升了仔猪成活率,由之前的93.28%提升到98.19%,增加了4.91%;母猪断配率由90.5%提升到97%,提升了6.5%;25天受胎率也由93.5%提升到了95.5%,提高了2%。猪场的PSY水平从24头提升到了28头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