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关节肿胀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往往预示着疾病的侵袭。除了直接的外伤因素,关节肿胀还可能与几种特定的传染病密切相关。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种与关节肿胀紧密关联的猪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和猪丹毒,并提供相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建议。
###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影响2-4月龄的青年猪,但也可见于5-8周龄的小猪。母猪和种公猪则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慢性跛行。
#### 临床症状
- 严重病例中,猪只四肢关节显著肿大,出现跛行,伴随疼痛尖叫、颤抖、共济失调,最终可能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运动。
- 慢性型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四肢无力或跛行。
### 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引起,急性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脑炎,而慢性型则多表现为关节炎。
#### 临床症状
- 败血症型:表现为耳尖、腹下、四肢下部有出血性红斑。
- 脑膜脑炎型:猪只可能出现运动失调、转圈、磨牙、四肢做游泳样运动。
- 关节炎型:体温升高,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严重者不能站立,甚至后肢瘫痪。
#### 药物治疗
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是治疗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然而,链球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前进行药敏试验至关重要,以选择最敏感的药物,并确保足量、足疗程的用药。轮换用药或联合用药也是有效策略。
### 猪丹毒
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主要侵害4-6月龄的猪只,急性型表现为跛行,而慢性型则关节肿胀明显。
#### 临床症状
- 急性型:猪只常躺卧地上,不愿走动,行走时步态僵硬或跛行。
- 慢性型: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可见四肢关节肿胀、变形、疼痛,猪只全身僵硬、不愿活动或卧地不起,为了减轻疼痛,猪只可能会将重心从一条腿转向另一条腿,有时四肢收缩于腹下,呈现弓背姿势,不愿站立或根本不能站立。
#### 首选药物
青霉素是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