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猪场面临着高温、蚊蝇滋生和昼夜温差等挑战,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猪只的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其中,猪弓形体病尤其值得关注,因其与猪瘟症状相似,若处理不当,后果可能更为严重。猪弓形体病由刚地弓形虫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血液原虫病,常见于5月至10月,对3月龄至5月龄的仔猪尤其危险。
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液、皮肤出血性紫斑、高烧、神经症状、食欲减退、血痢或腹泻,以及对怀孕母猪的不良影响,如流产、死胎、畸形胎和弱仔。病猪皮肤上的紫红色瘀血斑是显著特征,而肺水肿和呼吸困难则是与猪瘟区别的重要标志。
剖检发现,肺脏、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器官出现异常,如肺间质增宽、肝表面斑点、脾脏出血点和淋巴结肿胀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初步诊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猪场卫生消毒,定期使用消毒药,饲料中添加特定药物,控制蚊蝇鼠害,防止猫狗进入猪场,以及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消毒。病死猪和传染源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治疗方面,发病初期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剂量按体重调整,首次剂量加倍,连续使用可有效控制病情。对于未发病猪,可在饲料中添加复方磺胺间甲氧可溶性粉等药物,预防效果显著。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