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全国猪价出现明显下滑,外三元生猪报价跌至18.67元/公斤,较前日下降0.25元/公斤。此前因二育需求和集团猪企减量拉涨,猪价曾呈现上涨态势,但目前市场情绪转弱,价格重心下移。猪价下跌主要受到几方面因素影响: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高,特别是雨季生物安全风险增加,导致出栏节奏加快;生猪合约价格下跌,市场对未来猪价预期谨慎,二育补栏热情下降;猪肉消费疲软,供需平衡偏向供应过剩。
尽管猪价下跌,但多家上市猪企在第二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如牧原股份、京基智农、ST天邦和神农集团等。这些公司表示,受益于猪价上涨和养殖成本下降,养猪业务亏损大幅减少,部分甚至实现盈利。然而,ST天邦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为亏损。
新希望虽上半年净利润仍为亏损,但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60%,并表示随着猪价回暖和成本下降,第二季度已实现盈利。国内猪价在4月初至6月中旬期间上涨,然后进入震荡下行,近期有所回升。饲料原料价格的下跌也降低了养殖成本。
对于行业是否迎来周期性反转,多数猪企持谨慎乐观态度,强调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专家认为,养猪行业可能处于供需弱平衡的低盈利状态,猪周期可能因大型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而被熨平。市场出清尚未结束,供给过剩问题仍需解决。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