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消毒管理是保障猪只健康的关键步骤,需要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并保持详细的消毒记录,包括入场消毒、空舍消毒和常规消毒等。同时,消毒效果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消毒前,务必彻底清理猪舍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因为它们是病原微生物的温床,包括患病和健康的猪只。彻底清扫可以显著减少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
选择消毒剂时,要挑选广谱、高效且对猪只无害或低毒的。强酸、强碱和甲醛等腐蚀性强的消毒剂虽然效果好,但对猪只的健康有负面影响,不适合用于带猪消毒。
正确配置消毒液,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对猪只造成伤害。例如,饮水消毒时,过度的消毒剂会破坏猪只肠道的正常菌群,引起腹泻等问题。
消毒液的用量要充足,确保猪舍内的所有物品和猪只都被充分湿润,以保证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至少需要0.3升消毒液。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消毒,如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可以减少冷应激,同时夏季消毒还有助于降温。一般一周消毒一次,疾病高发期则需增加到每周2-3次。
消毒时要确保雾化效果好,让消毒粒子悬浮在空气中,既能节省药物,又能净化空气,增强消毒效果。
消毒药物应现用现配,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失效。同时,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用品,确保安全。
有条件的话,消毒后应进行效果检测,及时调整消毒策略,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液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时间一般应不少于半小时。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应交替使用2-3种,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消毒后的猪舍在猪只进栏前要清洗干净,防止烧伤猪蹄。
总的来说,消毒是猪场疾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