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猪市呈现上涨态势,多地猪价逼近每斤10元。然而,一项数据引起了关注。
  官方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数量为4038万头,同比减少6.0%,但环比增长约1.1%。5月份已出现回涨,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环比增长0.25%至3996万头。
  这意味着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实现了连续两个月的上涨,且6月的涨幅大于5月。根据官方的生猪调控政策,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调整为3900万头,6月末的产能已接近绿色区间的上限。
  仅6月,能繁母猪产能就增加了40万头,接近超出调控的绿色区间。考虑到市场趋势和企业产能计划,全国能繁母猪数量可能重回4100万头。这对养殖户来说,意味着产能过剩的风险。
  首先,生猪产能增加容易,但去化难。以往的经验显示,只有在猪价持续下跌、养殖户亏损时,产能才会被动减少。当前猪价上涨,养殖端盈利,产能主动去化可能性小,尤其是大企业更倾向于扩张产能。
  其次,猪肉消费增长困难,下降容易。猪肉消费量逐渐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压力、口感变化、替代品竞争等。市场普遍预期,即使在传统旺季,消费增长也有限,这限制了猪价上涨的空间。
  产能增长与消费下降的不平衡,预示着未来生猪市场可能面临供应压力,猪价波动在所难免。养殖业的微利时代即将来临,竞争将从数量转向质量,提高猪肉品质以吸引消费者成为新的焦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