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猪价连续五次上涨,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外三元瘦肉型生猪的平均价格升至每公斤19.16元,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的报价甚至超过19.85元,不少地区猪价已进入“10元时代”。特别是东北地区,部分报价也突破了19元/公斤,年内低点以来的反弹幅度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
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二育养殖户的积极入场,尤其是对90公斤左右标猪的需求旺盛,推动了大型养猪企业提价的情绪;另一方面,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如豆粕和玉米,降低了育肥成本,提高了养殖利润,促使一些资金流入育肥市场。
然而,当前市场需求缺乏实质性改善,屠宰企业开工率仅23.76%,白条销售平淡,消费者对价格上涨有所抵触。此外,牛羊肉和禽肉的价格相对较低,替代消费明显,导致屠宰企业承受较大亏损压力。
同时,越南出现了非洲猪瘟的集中爆发,我国南北地区进入雨季,这可能增加猪场疫病的风险,中大猪的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养殖户的挺价心态因此受到抑制,部分人选择落袋为安。
因此,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养殖端的压栏挺价心态有所松动,出栏节奏加快,市场情绪转差。预测未来1~3天,猪价可能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据数据分析,7月1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9.06元/公斤,已出现微跌,市场呈现北方疲软、南方稳定的格局。短期猪价可能会有小范围回调的压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