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中旬的生猪市场上,数据揭示了一个独特的现象——近月合约价格坚挺,而远期合约则表现疲软。截至本周五,生猪2407合约价格上涨至18395元/吨,2409合约微涨至17835元/吨,然而,2411和2501、2503合约则分别下跌至17715元/吨、16670元/吨和15260元/吨。

这种“近强远弱”的格局,主要源于现货生猪的抗跌性对近月合约的支撑。然而,市场对后期产能过剩的担忧、集团猪企的母猪补栏以及冷冻猪肉库存等因素,使得对远期猪价的上涨信心有所减弱。

在现货市场,近期猪价经历了下跌,由于养殖户积极出栏和消费需求不振,屠企趁机压价,导致猪价连续下滑。但昨日,北方地区养殖户和集团猪企对降价的抵触情绪上升,供应减少,推动猪价再次回升。7月13日,全国外三元猪价平均达到18.73元/公斤,南北市场呈现同步上涨态势。

然而,当前猪价上涨仍面临挑战,反弹动力略显不足。一方面,饲料成本下降使得养殖利润尚可,尽管生物安全风险和极端天气影响大猪压栏,但养殖户仍有逢高卖出的心态。另一方面,暑假期间大中院校食堂消费减少,高温和潮湿天气影响工地和餐饮业,加上居民转向其他肉类消费,猪肉需求低迷,屠企开工率低至23.55%,亏损压力大,压价意愿强烈。

因此,目前市场对猪价的看涨和看跌情绪并存。短期内,消费疲软将限制猪价反弹,预计猪价将在养殖端出栏节奏的影响下,呈现涨跌调整态势。7月14日,外三元生猪报价微涨至18.79元/公斤,但市场承压,短期内价格可能以弱势稳定为主。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