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Weekly International Animal Disease Outbreaks

This report covers recent animal disease outbreaks worldwide, including African Swine Fever (ASF) in wild boar and domestic pigs across Poland, Greece, Hungary, Estonia, Moldova, South Africa, and Romania;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 H5N1 cas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迎来新希望:BLPs技术开启防控新篇章

2025年1月至5月,全球共报告6226起非洲猪瘟疫情,感染生猪超过16.7万头。本文深入分析了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趋势、重点疫区情况及防控挑战,并介绍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于细菌样颗粒(BLPs)技术开发的新型疫苗进展,以及WOAH制定的疫苗标准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出台的第六版应急方案,全面探讨非洲猪瘟防控现状与未来方向。

“红领”牵线惠民生!“黑六”猪肉,走进“回天”这个社区

近日,领秀慧谷北区社区联合北郊黑六公司开展‘黑六猪肉进社区’活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区与企业共建,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猪肉产品和贴心服务。活动包含免费试吃、专业讲解和志愿者引导,获得居民一致好评。未来,社区将持续推进惠民举措,提升居民幸福感。

农产品市场波动:红枣、菜粕下跌,生猪持续低迷,橡胶逆势上涨

近期农产品市场出现显著波动,多个品种价格下滑,尤其是红枣和菜粕跌幅明显。生猪市场因供过于求和消费需求不足,价格持续走低。值得注意的是,橡胶市场在午后交易时段强劲反弹,主要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及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为相关产业链带来积极信号。

农业农村部:稳定畜牧业生产,着力引导生猪和肉牛奶牛生产适应性调整

农业农村部召开2025年畜牧兽医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强调稳定畜牧业生产、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会议指出,2024年畜牧业稳定发展,2025年将着力稳产能、防疫病、保安全、促转型,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并全面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1月生猪出栏量分化加剧,2025年生猪市场将驶向何方?

踏入2025年,生猪市场行情依旧变幻莫测。上市猪企1月出栏成绩已开始分化,部分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而另一些企业则面临销售收入下滑的压力。随着生猪供应逐步回升,预计2025年猪价将持续承压,成本控制和行业集中度成为关键因素。头部猪企通过智能化养殖技术和规模效应,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中小型猪企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了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的应对策略。

冬至:传统节日与猪肉消费的旺季

冬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这一天标志着太阳开始北返,寓意新生与希望。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财富和好运;南方则以腌制腊肉、腊肠等腌腊制品为主。猪肉是冬至美食不可或缺的食材,市场销量显著增长。本文介绍冬至的传统习俗及其文化意义。

猪价:持续上涨!三大利好支撑猪价,但上涨空间预计不足!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三元生猪价格持续震荡反弹的态势,探讨了近期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及支撑因素。虽然有三大利好因素(生猪出栏量未集中上量、养猪户持不卖态度、国家调控政策支持)推动猪价上涨,但考虑到当前消费淡季和市场供需变化,预计猪价上涨空间有限。文章还提到二次育肥的介入和部分地区的零星入场现象,对养殖端情绪有一定支撑作用。整体来看,短期内猪价可能继续波动,市场需保持谨慎态度。

202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展望:寒冬未尽,去产能之路艰难前行

2025-2026年中国生猪行业陷入深度亏损,能繁母猪存栏高企、生产效率提升导致供应过剩,叠加成本上升与消费疲软,猪价或于2026年初探至10.6元/公斤。本文深入分析产能去化缓慢原因、政策调控方向及疫病、成本等关键变量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展望行业何时走出寒冬。

中央一号文件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指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问题,特别针对生猪产业提出做好产能监测和调控、严格屠宰检疫执法监管、推广畜禽活体抵押融资贷款等措施,旨在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文件还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生猪产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生猪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助力产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