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科学配制种猪饲料,提升繁殖性能与养殖效益

本文详细解析种公猪与种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涵盖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科学配比,提供精准饲料配方建议,旨在提升种猪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实现高效养猪管理。

新玉米使用中的霉菌毒素防控:系统策略保障猪场安全

新玉米上市虽有助于降低饲料成本,但高水分、生理活性强等特点易导致霉菌毒素污染,引发猪群采食下降、生长迟缓、繁殖障碍等问题。本文系统解析新玉米霉变成因,并提出‘检、存、选、用’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涵盖采购检测、科学储存、精准选用脱霉剂及合理饲喂等关键措施,帮助猪场避开‘甜蜜陷阱’,实现安全高效利用新玉米。

非洲猪瘟致死之谜:病毒不直接杀人,而是打开“死亡之门”

非洲猪瘟(ASF)致死率高达100%,其真正致命机制并非病毒直接破坏,而是通过免疫逃逸策略瓦解猪体免疫系统,引发继发细菌感染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本文深入解析ASFV如何操控巨噬细胞、抑制干扰素、诱导细胞因子风暴,并揭示‘病毒开路,细菌终结’的致死逻辑,为生物安全、免疫力提升及新型疫苗研发提供科学防控思路。

雨季非洲猪瘟防控:科学应对与精准拔牙的成败关键

雨季显著增加非洲猪瘟(ASF)传播风险,高湿环境延长病毒存活时间,削弱生物安全措施。本文深入分析雨季防控的四大挑战——环境持毒、消毒失效、水媒与媒介传播、猪群免疫力下降,并结合‘精准拔牙’成功案例,详解隔离分区、快速检测、闭环处置等关键措施。同时指出诊断延迟、隔离松散等常见失误,提出升级消毒体系、强化水源管理、优化场区建设等应对策略,助力猪场在雨季实现高效防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双节临近猪价不升反降,养殖业陷入深度亏损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9月2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跌至12.58元/公斤,多地进入‘5元时代’。受供应增加、大猪集中出栏及节日消费不及预期影响,市场供需失衡,养殖户普遍亏损,行业面临深度调整风险。本文深入分析猪价下跌原因及未来走势。

中央持续投放储备冻猪肉,猪价承压但四季度有望回暖

9月28日,华储网宣布投放1.5万吨国产冻猪肉,为9月以来第四次储备肉投放,旨在稳定中秋国庆期间猪肉价格。尽管政策频出,但全国生猪均价持续走低,养殖户亏损扩大。文章分析了供强需弱、进口冲击及消费结构变化等导致猪价低迷的原因,并指出随着节日旺季临近和收储预期升温,四季度猪价有望季节性回升,行业整体仍将保持盈利。

豆粕市场进入关键观察期:涨跌两难,震荡或将持续

近期豆粕价格跌破2900元/吨后反弹,受巴西大豆出口价格上涨和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影响,市场供需预期发生变化。本文深入分析大豆进口格局、美巴供应占比、政策调控机制及油厂挺价意愿,研判豆粕价格将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为产业参与者提供理性应对策略参考。

人工智能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医疗行业,从疾病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到新药研发,AI技术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本文探讨AI在医学影像识别、精准医疗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分析其面临的数据安全、伦理与监管挑战,展望智能医疗的未来发展。

2025母猪产业大会闭门会即将召开:共谋生猪行业增效降本与未来发展

2025母猪产业大会暨第三届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峰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福州举行,同期举办‘规模猪场增效提质痛点及2026行业形势分析’闭门会议。会议聚焦生猪产能去化、成本控制、技术升级与市场预判等核心议题,邀请行业专家共商破局路径,推动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猪光吃不长肉?原因分析与科学养护方案

猪吃得多却长得慢?背后主因是寄生虫感染和肠道功能受损。本文解析‘光吃不长’的根本原因,提供驱虫方案、益生菌调理、酶制剂与酸化剂应用等综合对策,帮助养殖户提升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