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5年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产量稳步增长 饲料原料使用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9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达3036万吨,同比增长5.0%,三季度累计产量同比增长6.6%。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均实现增长,其中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增速最快。饲料出厂价格同比下行但环比小幅波动,原料结构持续优化,玉米用量下降,豆粕利用率稳定,低蛋白日粮技术成效显著。行业向高附加值、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台湾台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 全省紧急禁运五天

2023年10月,台湾台中市梧栖区一养猪场爆发非洲猪瘟疫情,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累计死亡117头猪。当局已扑杀场内195头猪,并实施全台活猪禁运五天等紧急防控措施。本文详述疫情发展、应对策略及两岸与亚洲多地非瘟形势,强调生物安全与联防联控的重要性,提醒养殖户加强防疫,防止疫情扩散。

2023年1—8月我国畜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2023年1—8月,中国畜产品贸易呈现进口量下降、出口显著增长的态势。猪肉进口逆势上扬,禽肉出口飙升50.2%,牛肉进口量回落但金额上升,乳制品整体进口增长,高端品类需求旺盛。本文深入解析肉类、禽类、蛋类、乳制品等细分领域进出口数据,揭示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与国际供应链调整趋势。

美国联邦检验生猪屠宰厂数量变化与产能挑战:2002-2024年趋势分析

本文分析1982年至2024年美国联邦检验生猪屠宰厂的数量变迁与产能结构演变,探讨政府政策对中小屠宰厂发展的推动作用,解析生产线速度放宽对整体产能的影响,并揭示小型工厂在数量增长背后的实际贡献局限。结合USDA和NASS数据,深入讨论屠宰产能利用率、区域分布不均、大型企业主导地位及对生猪价格的敏感性,指出行业面临的‘屠宰瓶颈’风险与高峰调度挑战,全面呈现美国现代生猪屠宰行业的结构性特征与发展动态。

中美元首会晤在即,中国重启美国大豆采购释放积极信号

中美元首即将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引发全球关注。会晤前夕,中国中粮集团重启美国大豆采购,签下18万吨订单,释放合作积极信号。此举或预示中国将恢复大规模进口美国大豆,影响全球农业贸易格局。本文分析中美大豆贸易动向、市场预期及对全球价格的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迎来转折:从对抗到对话的关键一步

中美在吉隆坡经贸磋商释放积极信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不再考虑对华加征高达100%的关税。文章分析中国通过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和多元化进口渠道提升大豆自给能力,并凭借稀土等战略资源掌握反制主动权,展现综合国力与谈判底气。此次美方让步凸显实力赢得尊重,中美经贸进入新阶段,合作共赢才是未来方向。

美国农民的信任危机:丰收背后的困境与数据失真之痛

本文深入剖析美国中西部玉米带在丰收背后的农业危机:尽管产量创新高,但价格跌破成本线,农民陷入‘越丰收越亏损’的困境。由于美国农业部数据采集能力衰退、报告公信力下降,农民自发组织实地考察以对抗失真的官方数据。同时,贸易战、出口受阻、债务攀升和信贷收紧加剧了农业系统的脆弱性。文章揭示了数据信任崩塌对粮食市场稳定性的深远影响,并呼吁重建对农业制度与农民话语权的信任。

万洲国际收购德国百年香肠品牌Wolf,加速欧洲市场布局

万洲国际通过其英国子公司Morliny Foods Holding宣布收购德国知名香肠制造商Wolf Essgenuss GmbH,进一步拓展欧洲高端食品市场。作为德国第四大香肠生产商,Wolf公司拥有百年历史和卓越口碑,此次收购将保留其品牌、生产基地与管理团队,彰显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交易待欧盟审批后完成,有望成为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欧洲食品制造业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之一。

中国冷鲜冻猪肉进口量下降 中亚东欧供应格局加速形成

2025年9月中国冷鲜冻猪肉进口量同比下降22.79%,受商务部对欧盟猪肉反倾销裁定影响,欧盟出口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获准出口,俄罗斯供应增强,推动‘中亚+东欧’新兴供应矩阵形成。中国猪肉进口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进入深度整合期,养殖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