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养猪巨头跨界布局新能源与环保产业

本文探讨了多家上市猪企巨头纷纷进军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及战略意义。随着养猪热潮退去,这些企业通过布局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旨在优化能源结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实现低碳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以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文章还列举了新希望、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等企业的具体举措和发展方向。

解读《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

2024年12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旨在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该规定明确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具体职责,细化了申请和审查流程,并强调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此外,还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简化了申请流程,提高了效率。未来,农业农村部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规定的顺利实施,推动屠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逆势上扬:盈利与稳定并存的一年

2024年的生猪市场经历了多个小周期的涨跌,但整体表现令人振奋。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三季度达到年内盈利高点,四季度虽有回落但仍保持盈利空间。通过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化加速推进,预计全年规模化率将超过70%。上市猪企普遍取得较好业绩,前三季度合计盈利265.5亿元,财务状况明显改善。整体来看,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稳步前进。

元旦将至,国内生猪价格迎来上涨趋势

随着元旦临近,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显著上涨,市场需求增加和供应端的相对稳定使得猪价维持‘易涨难跌’的局面。饲料成本下降为养殖户带来更多利润空间,整体市场环境有利。专家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出栏计划以确保收益最大化。

生猪市场行情展望: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12月份的生猪抢跑出栏潮结束,生猪价格缓慢回升。部分规模猪场完成年度出栏计划,存栏量下降,养殖户拉涨意愿增强。南方腌腊需求强劲,北方气温下降居民消费回升,屠宰企业备货增加支撑市场需求。专家预测11月份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预计春节前生猪价格有望企稳,未来两天生猪价格将保持偏强上涨趋势。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及养殖业应对策略

文章分析了近期全国生猪价格跌至历史低点的原因,尤其是在东北地区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的情况。尽管腌腊季节的到来通常会提振市场需求,但今年由于大规模出栏和供应过剩,导致猪价继续下跌,养殖利润显著缩水。面对这一情况,养殖户和企业采取了相应措施,促使猪价出现探底回升的走势。文章还指出,当前猪周期难以用过去规律解释,养殖户应通过降本增效来应对市场变化。

生猪市场供需变化与价格波动分析

本文分析了今年三季度之前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四季度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滑的趋势。文中指出,二季度以来母猪和仔猪数量的逐步增加为四季度的市场供给提供了保障,并强调了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养殖技术改进及政策支持对供给增加的影响。

2024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生猪市场分析

2024年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止跌回升至4073万头,环比增长0.3%,但同比下降3.2%。根据《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当前存栏量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然而,自9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预计2025年供应量将增加,若饲料价格上涨或猪价继续下跌,可能引发新一轮亏损和产能调整,尤其对弱势群体和高成本规模场影响较大。

2024年养殖户二次育肥现象分析

根据2024年每个月的一线调研结果显示,今年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受散户产能减少和存栏量低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生猪价格从3月开始上涨及饲料价格持续下降,养殖户对二次育肥和压栏等短期投资行为仍保持较高热度。文章分析了养殖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2025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增加或压制猪价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3月以来新生仔猪数量止跌回升,能繁母猪存栏量也连续6个月回升。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及上半年生猪出栏供给将显著增加,导致猪价承压。同时,由于原料成本低位和今年三季度生猪价格较高,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改善。文章还分析了中大猪存栏量、出栏均重、腌腊需求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并展望了2025年的生猪市场供给与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