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5年生猪市场展望:供应充足与竞争加剧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073万头,环比上涨0.3%,为近10个月最高存栏量。尽管同比有所下降,但母猪存栏量的回升对猪价形成压力。业内预计2025年生猪供应充足,猪价将维持较低水平。新五丰公司通过提升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和加强防疫等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继续推动降本增效和扩大出栏规模以实现盈利和增强竞争力。

2024年11月第4周生猪市场供需及价格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11月第4周猪料、鸡料、蛋料比价》报告,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54,环比上涨3.55%,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61.57元。尽管下游需求增加带动猪价小幅上涨,但下周供需僵持局面可能导致猪价企稳或下跌。供应端压力加大,而猪肉需求表现一般,预计未来几个月猪价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还探讨了气温变化、腌腊活动和市场情绪对猪价的影响,并引用了多家期货机构的分析观点。

冬至来临,生猪价格却持续走低

随着冬至的到来,南方地区腌腊制作进入高峰,但生猪价格并未如预期上涨,反而连续下跌,对养殖户造成打击。全国南北地区生猪行情均不乐观,北方地区跌势较弱但价格较低,尤其东北地区接近养殖成本线。未来几天,供应增加和需求不足将继续影响生猪价格,预计短期内保持弱势走低局面。

本周猪价止跌反弹,12月市场走势预测

本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但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仔猪和二元母猪价格一跌一涨。寒潮带来的消费需求增加一度支撑猪价反弹,但随着供应能力提升,猪价再次转弱。展望12月份,猪价总体偏弱但跌幅有望收窄,育肥环节仍保持盈利状态。11-12月是传统消费旺季,但近年来生猪市场表现旺季不旺,供需基本面仍显供过于求。

新加坡批准从台湾地区进口冷冻和冷藏猪肉及制品

2024年11月29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宣布正式批准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冷冻和冷藏猪肉及其相关制品。这一决定标志着新加坡对台湾猪肉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为两地的食品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加坡食品局高度认可台湾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并将继续监控产品质量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新希望在生猪养殖领域的深耕与转型

新希望自涉足生猪养殖以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始终坚持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72.09亿元,归母净利润1.53亿元。为改善盈利状况,新希望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8亿元,主要用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及数智化升级项目和偿还银行债务,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24年底,出栏完全成本将降至约14元/公斤,未来在降低成本方面将取得显著进展。

广西发布防止环保‘一刀切’措施,推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防止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若干措施的通知》,旨在系统纠治以环保为名的‘一刀切’行为,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通知特别强调对养殖、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工程项目等多个行业的精准管控措施,并规范环境监管执法,避免突击完成目标和运动式整改。

牧原股份2024年生猪出栏量接近目标,2025年展望积极

根据牧原股份的销售简报,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累计销售生猪6302.5万头,预计全年出栏量将超过6600万头。牧原在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计划在2025年将养殖成本降至每公斤12元,并继续提升生产效率。公司能繁母猪数量和产能规模显著提升,预期全程成活率等关键指标将进一步改善。尽管2025年生猪价格可能低于今年,牧原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行业面临的供给压力和竞争挑战也将更加明显。

2024年生猪养殖扭亏为盈,产能调控机制优化

2024年,中国通过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成功实现生猪养殖行业扭亏为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合理区域,生猪价格回升,每头猪平均盈利约200元。头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率下降,标准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加快,带动行业整体素质提升。各地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疫情风险平稳可控。

我国今年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形势良好,多项指标增速加快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今年的农业生产形势喜人,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与此同时,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均有所加快,出口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文章详细分析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表现,以及相关政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