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技术

玉米生霉粒和霉变粒与真菌毒素含量的关系

研究发现,玉米生霉粒和霉变粒的含量与玉米中的真菌毒素(如赤霉烯酮、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之间并没有相关性。传统感官检验并不能准确判断真菌毒素含量,尤其是在养殖中。文章通过分析全国1346份玉米样本,提醒不要仅凭肉眼判断霉变程度来推测毒素水平,需进行专业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米糠与脱脂米糠的饲用价值

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稻糠,包括砻糠、米糠和统糠。米糠富含CHO、脂肪(高达15%)、蛋白质(约12%)、维生素B族和E,但缺乏维生素A、D、C,磷含量高但植酸磷多。本文详细介绍了米糠的营养成分及在鸡、猪、反刍家畜和水产养殖中的饲用价值,以及脱脂米糠的适用性。

浅谈无公害鸡蛋生产中的饲料安全控制!

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在畜禽产地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以生产无公害的畜禽产品,包括对饲料原料的选择、清除有害因子、配方科学、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确保饲料和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强调了与国际接轨的饲料工业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的重要性。

非常规饲料原料生产、应用问题分析及建议

该文章探讨了我国畜牧业发展中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如质量不稳定、流通不畅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作者建议通过延伸产业链、建立标准化体系和打造信息交易平台,以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质量和流通效率,增强饲料产业韧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强调,需要关注和提升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品质,使之从副业状态转变为支撑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新玉米集中上市,这些要点值得关注!

本文探讨了饲料配方中玉米的使用问题,包括玉米的品种分类(胶质型、半胶质型、粉质型)、水分对饲料质量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容重与玉米成熟度的关系、霉菌毒素的检测与防范,以及新旧玉米的使用策略。旨在提供对玉米在饲料配方中的综合理解。

猪饲料玉米豆粕减量原理及技术要点

在首届(2024)川渝饲料科技论坛上,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分享了关于猪饲料中玉米和豆粕减量的原理及技术要点。报告涵盖了开源增料、技术路径、营养学原理、饲料学原理、动物消化吸收原理、经济学原理以及具体的技术要点,旨在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加工技术,降低豆粕用量,提高养殖效益和饲料利用效率。

不同品质玉米的营养特性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本文系统分析了玉米在畜禽饲料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其作为能量和蛋白质来源的双重角色。介绍了优质蛋白玉米(QPM)和高赖氨酸玉米的育种改良过程、营养价值及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实际配方模型探讨了高赖氨酸玉米与普通玉米的性能价格比。同时指出当前优质蛋白玉米推广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