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分析

2023年4月猪肉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国内外生猪和猪肉价格均下跌

2023年4月,国内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受能繁母猪存栏减少、规模养殖场出栏增加、屠宰量回升等因素影响。虽然猪粮比价下降导致养殖业亏损加剧,但五一假期消费市场复苏,包括交通客流量和餐饮业增长,预计将带动价格企稳。进口数据显示,猪肉和杂碎进口额增长,而美国和欧盟猪肉价格有所回调。整体来看,预计随着供应充裕和消费回升,生猪和猪肉价格将逐步止跌企稳,养殖业和市场前景受相关政策和经济形势影响。更多详细报告可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猪价行情及生猪期货行情动态

昨日生猪价格微幅下跌,全国平均价为14.45元/公斤,日跌幅0.07%,周涨幅1.19%。市场因素如规模场出栏减少和散户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价格,终端需求一般导致白条销售表现不佳。预计猪价将维持稳中窄幅调整的态势。信息来源于猪e、卓创资讯等权威渠道,文章旨在提供养猪户参考,非投资建议。

猪价“停滞不前”,猪企深亏不止,产能亟需去化!5月31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五月国内生猪市场的情况,猪价在14-15元/公斤徘徊,受消费疲软和产能过剩影响,猪企深亏。虽然母猪存栏数据显示未来生猪供应充足,但因餐饮和旅游业复苏缓慢,猪肉需求并未提振。市场供需失衡,猪价短期内反弹受限,冻品库容增加反映了销售压力。养殖端由于仔猪价格高企,去产能进度缓慢,猪价反弹预期受到影响。尽管端午节或有利好,但整体来看,猪价走势承压,大猪和母猪产能去化是关键。

猪价一降再降 上市猪企“卖得多亏得狠” 未来微利、薄利或成常态

2023年国内猪价持续下跌,一季度19家龙头猪企亏损近百亿元,主要源于生猪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足。分析师柏文喜预计,若无政策干预,猪价可能在第三季度末触底。养殖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大型企业可通过供应链管理和金融工具(如保险+期货)应对风险,寻求微利或薄利经营的新常态。

大蒜“涨翻天”,粮价“太揪心”,尿素跌大了,猪价稳住了,咋了

近期,大蒜价格创6年新高,因种植面积减产、需求增长和出口增加;粮价则波动较大,小麦、玉米价格起伏不定,受天气影响和新麦质量担忧;尿素价格大幅下跌,库存增加和产能利用率提高是主要原因;猪价在5月稳住,饲料成本、养殖亏损和终端消费回升共同作用。

国家发改委:猪价仍有回落可能 供需博弈氛围仍浓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保持在4.17,反映出养殖成本与猪价之间的关系。当前生猪养殖每头亏损136.22元,猪价经历降后反弹,但周均价微跌。市场供需在月底和天气因素影响下有所变化,猪价触底反弹,然而终端需求跟进不足,预计下周猪价可能继续回落,养殖端与消费市场的博弈仍然激烈。该信息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官网,供养猪人参考,非投资建议。

养殖业预警!5月9日猪价“变脸”,蛋价跌势反扑,多种鱼价逆袭!

本文分析了五一小长假过后,国内旅游和餐饮消费增长带动的山东淄博热度消退,对鸡蛋、生猪和水产市场的影响。蛋价因季节和需求下滑震荡下跌,但底部支撑较强;生猪价格受收储政策影响短暂反弹后又转为冲高回落,市场供应宽松;水产市场中,鳜鱼、加州鲈等特水养殖品种价格走强。养殖业面临多空因素博弈,未来价格或将维持震荡。

8连涨后2连降,临近五一,猪价“断崖”式下跌,要跌回“原形”?

4月生猪价格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过程,受节假日备货预期和消费疲软的影响,市场涨势短暂,但餐饮行业恢复缓慢和成本提升导致猪价下滑。尽管临近五一假期,猪肉需求有所改善,但节后市场消费惯性回落及天气因素将对猪价构成压力,预计五一期间猪价将横盘震荡,节后可能回降至14元/公斤以下。

2023年5月5日全国各地最新猪肉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2023年5月4日,全国猪肉价格整体下跌,平均每公斤为14.66元,较前一天下降0.01元。广东省猪肉价格较上一周上涨,达到15.2元/公斤,而海南省价格最低,为13.6元/公斤,相比前一天下跌0.1元。猪博士平台提供的信息是地区猪肉价格的实时更新,提醒养猪人注意市场动态,但不构成投资建议。

跌价潮来袭!猪价大面积“惨绿”,6月猪价还能稳住吗?

6月初始,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北方尤其明显,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猪价普遍下降,而华南地区如广东略有上涨。华南坐稳全国最高价。消费疲软、养殖散户出栏积极性降低,市场供给缩减,但产能充足。由于去年母猪存栏持续增加,短期猪价上涨压力大,预计未来2-3日将继续下跌。猪周期拐点暂未显现,需关注仔猪价格及母猪去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