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夏至伏天双至,猪价淡季“逆袭”后,后市何去何从?

夏至来临,国内生猪市场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猪肉购销疲软。居民饮食倾向清淡,时令蔬菜和瓜果上市,肉类需求减少。同时,鸡蛋价格走低导致替代消费增加,进一步压制猪肉需求。尽管近期猪价出现短暂上涨,但由于供应宽松及需求不足,预计短期内猪价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文章分析了母猪存栏变化、养殖端出栏计划以及市场多空博弈对猪价的影响。

生猪市场多空并存,价格以横盘整理为主!

进入6月中下旬,国内生猪市场呈现复杂态势,端午节后猪价冲低反弹,但近期上涨承压,市场多空并存。生猪合约表现偏弱,主要受供应过剩担忧影响。消费需求不足与养殖端出栏情绪一般导致购销支撑较差,但二次育肥积极性有所回升。预计短期内猪价将以横盘整理为主,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及二育入场变化。

猪价下行空间或有限,二季度前后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

春节过后,山东省生猪和猪肉价格承压下行,主要受市场需求减弱、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及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与此同时,仔猪价格连续7周回升,供给偏紧和补栏积极性增强是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猪价走势,并建议养殖户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

猪料比环比下降1.35%,预计下周猪价将止跌企稳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2024年10月第5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84,环比下降1.35%。当前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266.78元。由于临近月末,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高,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猪价下降。预计在月初规模猪场出栏量减少及立冬节气对需求的提振作用下,下周猪价将止跌企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转载自猪博士平台。

猪价上涨出现分歧,上涨或难持续?

12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呈现由弱转强的走势,猪价触底反弹,受大雪节气后气温下降及腌腊需求增加影响,市场消费支撑增强,但短期内仍面临供应压力。北方地区居民家庭需求回暖,南方地区制作腌肉现象增多,整体猪价上涨幅度收窄,市场情绪有所分歧。文章分析了生猪市场的供需博弈、屠企开工率及未来市场变化趋势。

猪价跌势“点燃”,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是啥?

10月国内生猪价格在短期内出现逆势上涨,随后又因市场情绪降温而迅速回落。截至10月12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平均价为18.02元/公斤,北方地区猪价率先下跌,南方市场以弱稳为主。支撑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端挺价情绪松动、二育补栏成本上升及消费需求疲软。预计短期内猪价或有回调,但受二育情绪和消费变化影响,后市仍有上涨可能。文章详细分析了近期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虾价行情 | 上涨7元/斤!这个地方虾价涨势凶猛!3月11日全国最新塘头价

本文概述了2024年初中国多个地区虾类价格的最新动态,包括罗氏沼虾在珠三角和金三角地区的上涨,尤其是肇庆高要由于存塘量少导致价格飙升;白虾市场中山价格回调,但江门和珠海存塘减少引发价格上涨;金三角地区的乐民虾价维持高位,而海南和闽潮汕地区虾价整体稳定。此外,文章提到了海外地区的虾价仅供参考,信息来源于海大农牧。

2021年前三季度部分省市畜牧业数据统计

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多个省份的畜牧业表现出色,生猪出栏和存栏量普遍增长,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生猪养殖显著增加,家禽出栏量也有所波动。同时,部分地区如西藏牲畜存栏出现增长,显示整体养殖业复苏态势良好。各省份牛羊出栏和家禽养殖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和下降,反映出畜牧业生产的多元化和季节性变化。

猪价暴跌,原因是啥?王祖力:猪价年底前没有大幅下跌的空间

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下跌的原因及其未来走势。数据显示,猪价从8月15日的高点21.12元/公斤下跌至19.61元/公斤,跌幅达1.51元/公斤。文中引用了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的观点,指出年底前猪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较低,阶段性的小幅度回调属正常现象。文章还探讨了养殖户理性操作、集团猪企加快出栏、二次育肥户出栏增加、冻肉销售以及猪肉消费需求转移等因素对猪价的影响,并结合历史数据和产能去化情况对未来行情进行了预判。

一夜“跳涨”,猪价上涨“一片红”,上涨能否持续?

2024年12月16日,受冷空气影响,南北地区气温持续走低,传统腌腊旺季到来,猪肉销量明显增加,导致国内猪价一夜“跳涨”。全国瘦肉型外三元标猪出栏报价普遍上涨,南方和北方市场的猪价表现各异。本文分析了当前猪价上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并重点关注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