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涨!涨!涨!猪粮比跌破警戒线,养猪业迎来“微利时代”新周期?

2025年6月第1周全国猪粮比为5.51:1,持续跌破6:1。文章分析了中国养猪业从追求‘以量取胜’到‘以精取胜’的转变过程,探讨母猪减量、技术进化及政策转向对行业的影响。同时预测未来生猪供应趋势及价格变化,并关注政策和市场因素对行业发展的作用。

震惊!猪价跌穿地板!6月真要绝地反攻?某地仔猪4周连降,养殖户咬牙硬扛!附:06月03日猪价

5月猪价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月初受节日效应短暂推涨,中旬因供强需弱持续下行,月末端午备货带动短暂翘尾后再度回落。全月供应压力较大,需求整体平淡。预计6月供需双利空格局延续,猪价或延续弱势。文章还分析了仔猪价格连续4周走低、养殖成本逐步降低以及后续饲料原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对猪价的影响。

重磅!2025年生猪业巨变,五大转折引领新风向!大胆预测来袭:5-9月猪价走势如何?

2025年生猪行业将呈现五大结构性变化,包括规模化与效率双提升、供需格局深度调整、疫病防控强化、成本驱动型盈利模式凸显以及猪价四阶段波动预测。文章详细分析了猪价在5月至9月的走势,并提供了相关风险提示与应对策略,帮助养殖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仔猪大战升级!价格崩盘5大原因曝光,谁是最大元凶?

文章分析了近期仔猪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包括供给端新生仔猪数量增加和需求端补栏淡季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集团猪企成本下降、销售模式改变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对仔猪市场的深远影响,预示着养猪行业可能进入微利时代。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及各大养猪企业公开信息。

180°大变,猪价“由涨入跌”,发生了啥?

文章详细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的近期变化,尤其是在传统消费旺季和淡季之间的猪价波动。7~8月份,由于标猪出栏断档和养殖端看涨中秋国庆行情,猪价提前上涨;而到了中秋和国庆假期,猪价却出现阴跌不止的现象。文章探讨了支撑这种‘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现象的原因,并对未来的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随着养殖端出栏压力减轻和二次育肥的入场,猪价在节后有所回升,但随后又因供应增加和二育心态转弱而再度下跌。文章指出,尽管当前市场情绪偏弱,但后市猪价缺乏持续下降的基础。

哺乳期母猪饲料和水的供应对产奶至关重要,应该制定何种水供给方案呢?

本文详细探讨了哺乳期母猪的饲料采食与奶水生产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充足的营养和合理的采食量对母猪和仔猪健康的重要性。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料槽设计、提供充足的饮水以及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从而确保仔猪的良好生长。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妊娠期的管理要点,如降低室温和观察母猪体温等措施,以防止母猪进入分解代谢状态。

热议!3天涨幅度超4毛2,猪价风险信号预警?后市存在反转?

近期猪价创新高,市场看涨,但分析师持谨慎态度,指出盈利基础薄弱,供需格局变化、冻品库存高企、消费疲软、猪企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可能影响猪价。后市猪价虽有回暖,但产能去化将持续,行情并非传统模式,养猪户和企业需谨慎对待。

供需双旺,12月生猪市场仍面临供强需弱的压力!

2024年国内猪价在8月份连创新高后,进入阴跌趋势。尽管11月下旬有短暂反弹迹象,但受猪场疫病和集团猪企增量出栏影响,猪价降幅扩大,降至16元/公斤。12月份,生猪供需双旺,但由于供应压力大、消费需求跟进不足,猪价反弹难度较大。文章分析了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特别指出腌腊周期延后、气温偏暖等因素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粮食和养殖, 中央一号文件传递了哪些产业发展信号?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强调粮食安全、防止返贫、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文件特别关注生猪产能调控与价格稳定,小型养殖主动去化有望改善猪肉供需。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也将得到保障,液态奶标准将提升消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灌区现代化,将推动农业发展和节水技术应用,有助于缓解耕地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