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涨涨涨!官方重磅发布,31天暴跌终结!期现猪价连续两日反弹,附:10月17日猪价

生猪出栏每头亏损两三百元,行业深陷寒冬。自10月中旬以来,黑龙江、吉林等26省猪价逆势反弹,标猪均价回升至11.06元/公斤。受政策收储托底、二次育肥入场及四季度腌腊旺季预期推动,猪价有望温和回升。本文分析当前供需格局、养殖亏损现状、政策调控动向及未来行情走势,探讨猪价能否在年末迎来拐点。

10月15日猪价|二育支撑,北方多地猪价上涨!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上涨至5.52元/斤,环比上涨0.02元/斤,18个地区上涨,2个下跌,8个稳定。海南最高7.3元/斤,广西最低4.9元/斤。南北二育积极进场,大场标猪销售向好,东北华北、河南、广东等地猪价走势分化,整体市场趋于缓和。关注最新猪价行情,掌握实时动态。

陈瑶生|数据驱动下的生猪产业构建和价值

本文整理自中山大学陈瑶生教授关于数据驱动下生猪产业重构的演讲。文章探讨了在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冲击和政策调控背景下,中国生猪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养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通过分析小农户与大型企业两个极端案例,指出产业价值分享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强调未来养猪不再是简单的活猪销售,而是向‘猪肉工厂’转变,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成本控制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演讲深入剖析了大数据、5G、人工智能在育种、养殖、屠宰溯源等环节的应用前景,提出构建覆盖全产业的数据生态体系,实现从种猪到消费端的全链条数字化闭环,推

10月14日猪价|二育托底,北方多地止跌回稳!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下跌至5.50元/斤,环比下降0.02元。海南最高价7.3元/斤,广西最低4.9元/斤。尽管多地猪价下行,但二育进场支撑市场,南北采购陆续开启,关注中大猪价格走势及区域出栏动态。

蓝耳净化为什么要从后备猪流开始?

本文详细解析蓝耳病净化为何需从后备猪流开始,介绍蓝耳净化三大基础措施:后备猪内循环、空气过滤与阻断接触传播;阐述人员携带蓝耳病毒的消杀方法,深入讲解支原体引发的四种主要猪病及其临床表现,特别是猪肺炎支原体的症状与剖检特征;同时提供育肥后期发白猪的护理方案,并科学指导饮水加药的最佳时间段与持续时长(4-6小时),确保治疗效果并避免药物浪费或中毒风险。

“金九银十”失灵:猪价为何在消费旺季超预期下跌?

10月中旬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下滑,标猪出栏均价跌至11.08元/公斤,创年内新低。受产能过剩、供应集中释放及节日消费不及预期影响,市场供强需弱,猪价呈现‘旺季不旺’格局。尽管低价或引发养殖户挺价情绪,短期仍难改磨底趋势。本文深入分析猪价下跌原因及后市走向。

科学消毒指南:如何规避误区,有效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

本文详细解析影响养猪场化学消毒效果的三大因素:药物方面(消毒剂选择与浓度)、微生物方面(种类、状态与数量)以及外界环境因素(有机物、温度、湿度、pH值等),帮助养殖户科学选择消毒剂,避免常见误区,提升消毒实效,保障猪场生物安全。

猪价跌至年内低位,生猪产能去化成关键

尽管国庆中秋双节带动消费预期,但2023年10月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全国均价跌至年内新低,行业普遍陷入亏损。受前期产能偏高、供给充足及需求乏力影响,节假日对猪价的拉动效应减弱。主管部门推动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部分龙头企业已采取降重、控产等措施。分析师认为,产能去化仍需时间,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四季度腌腊旺季或带来小幅支撑,但反弹空间有限,2026年猪价回暖取决于去产能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