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

“金九”旺季猪价大降11.24%,何时能回暖?

秋分节气猪价逆势下跌,受产能过剩、养殖亏损加剧、政策调控及消费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9月生猪市场持续探底。本文深入分析猪价单边下行的四大逻辑,并展望月末需求回升带来的反弹机会,助力从业者把握后市行情。

猪价上涨现象增多,生猪市场走势略有改善!

近期受端午节后需求回落及气温升高影响,国内生猪购销呈现失衡局面,猪价重心下移。尽管短暂出现止跌上涨现象,但由于消费需求缺乏支撑,供应压力不减,短期内猪价仍面临偏弱压力。文章分析了猪价波动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走势,指出供需关系和市场情绪对猪价的影响。

2024年中国生猪市场回顾与2025年展望:供需改善带动猪价回升,养殖盈利显著提升

2024年,随着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优化,我国生猪产能回归合理区域,猪肉市场供需基本面明显改善,带动生猪和猪肉价格企稳回升。生猪养殖扭亏为盈,全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比2023年提高290元。文章详细分析了2024年猪肉市场的运行特点、生猪养殖收益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对2025年的市场进行了展望。

春节前生猪市场“博弈”升温,2025盈利或乐观

本文分析了春节期间生猪市场的供需变化及其对价格的影响。随着春节临近,猪肉需求进入旺盛备货期,供应端的利好支撑使近期生猪价格呈现止跌企稳上涨态势。文章还探讨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养殖端提前出栏、大体重猪减少等现象对市场的影响,并预测2025年生猪出栏量和饲料成本的变化趋势。此外,文中提到仔猪价格超预期上涨及行业对未来盈利周期的预期。整体来看,生猪市场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活力和利好因素,长期则需关注供需变化和成本控制。

年前备货周期临近,生猪市场或“易涨难跌”!

近期国内猪价经历大幅波动,从月初的上涨到目前的弱稳震荡。随着生猪出栏节奏恢复和集团猪企降重卖猪增多,猪价承压下跌后又出现小幅反弹。当前全国外三元生猪报价15.7元/公斤,南北地区猪价涨跌互现。尽管消费跟进一般,但北方居民备货过年现象增多,需求有所改善。主流屠企年前备货周期临近,预计未来1~2日猪价或有偏强表现。

腌腊需求也难以提振猪价,2025年生猪市场会如何变化?

文章分析了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在2024年12月的生猪销售情况。尽管销量环比同比均增长,但生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主要受年底集中出栏和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影响。文章还探讨了未来生猪市场的趋势及养殖企业在年底加速出栏的原因,并指出三大猪企全年出栏量已过亿头。

预计2025年生猪市场供给明显增加,全年养殖企业或处于微利水平

本文分析了中国生猪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详细探讨了新生仔猪数量、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文章还介绍了牧原股份等上市猪企的经营情况和成本目标,并展望了2025年生猪市场的供给和价格走势。整体来看,预计2025年生猪市场供给将明显增加,养殖利润可能下降,行业或处于微利水平。

川渝、贵州生猪市场腌腊调研:腌腊高峰期或阶段性利好生猪行情

2024年11月26-29日,由上海钢联组织的“Mysteel农产品2024年川渝、贵州生猪腌腊调研”顺利进行。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西南地区腌腊情况及需求端恢复情况,通过走访头部养殖、屠宰和饲料企业以及大型贸易商,深入了解生猪全产业链的运行态势。调研显示,虽然腌腊需求有所提振,但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供需矛盾突出,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文章还分析了生猪供应量变化、下游消费情况及后市预期,指出腌腊高峰期对价格有阶段性支撑作用,但全面上涨难度较大。

生猪市场预期不乐观,养殖端存在提前抢跑动作

文章分析了近期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指出进入12月后猪价未能维持反弹行情,反而出现进一步下跌。全国多地猪价跌破16元关口,养殖户信心受挫,普遍选择加快出栏以应对市场压力。农业部数据显示出栏体重下降,反映出养殖户谨慎情绪。尽管春节前刚性需求存在,但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预计12月下半月猪价可能再次面临下行压力,整体走势趋于平稳或略有回调。

供需双旺,12月生猪市场仍面临供强需弱的压力!

本文分析了2024年8月至12月国内猪价的波动情况,特别是11月份以来猪价持续下跌的原因。尽管11月下旬受冷空气影响消费利好预期转强,但市场需求增量受限,供应压力仍然较大。文章进一步探讨了12月份生猪供需双旺的局面,指出虽然存在价格上涨的支撑,但由于供应增加和需求跟进不及预期,猪价反弹面临较大阻力。重点分析了集团猪企出栏变化、散户及二次育肥的影响,以及气温对腌腊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