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
当下的猪周期反转的条件已经具备?
文章分析了当前猪价上涨的市场现象,讨论了猪存栏低位和二育强势对市场的影响。同时,文章指出猪周期反转的条件已具备,包括产能去化、需求季节性回暖等因素。同时,养殖企业资金链紧张可能影响后续产能的恢复。最后,文章预测在猪周期反转后,股价会同步上行。
生猪期货连续反弹近两周!猪周期彻底反转?
近期生猪期货涨幅高达4%,主力合约涨1.28%,市场看多氛围浓厚,预示猪周期或要来临。相关猪肉股也大涨,生猪出栏量价持续上涨。供需两端看,2024年生猪供应量预计将低于去年,需求量预计将有一定上升。未来供应收缩预期仍存在,现货上涨的概率较大。
猪周期是否失灵了? 史上最严重亏损,养殖户直呼挣钱“太难了”
本文讨论了当前猪周期的变化,包括养殖户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以及养殖行业的供需关系如何影响猪价和养殖利润。文章中提出,现在的猪周期可能在变短,可能在一年半到两年就会产生一轮小的周期。
超长猪周期拐点在哪里?朱增勇:不是说猪价一定要持续上涨才叫拐点
2024年第16周,全国瘦肉型白条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8%,但较上周涨幅收窄。由于散养户出栏大体重生猪和冻品猪肉影响,4月份猪肉价格微跌。农业农村部预测,随着去产能效果显现和季节性因素,猪价可能在低位回升,但拐点可能并非周期性上涨,而是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分析师们认为,猪价拐点的判断还需综合考虑存栏量、猪肉产量、替代消费及市场供需状况。预计5月供应可能相对充裕,6月供应将有所降低,价格将在去年高点附近震荡。
猪价有走出周期底部的趋势,猪周期的春天来了吗?
本文分析了近期猪价企稳回升的趋势及其影响,指出猪周期的经济规律难以人为消除。猪价上涨可能带来企业利润改善,但也会增加居民消费成本和CPI压力。政府和企业应适应周期,通过完善机制、战略规划和金融工具来应对猪价波动,减少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新一轮“猪周期”下的养殖企业“面面观”
2022年开启的新一轮“猪周期”中,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在种业技术、生物安全防控和养殖升级上发力,致力于提升种猪性能和自给能力。重点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食品等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强化非洲猪瘟防疫,升级养殖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增强生产效率,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以稳固国内猪肉市场供应,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生猪养殖集中度将大幅提升,新特征下行业如何应对“猪周期”影响?
随着7月份生猪交易均价创年内新高,市场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关注焦点转向了集中度提升和应对猪周期影响。预计到2025年,前十大养殖企业出栏量将占据市场总量近55%,集约化生产趋势明显。企业通过扩大规模、产业链拓展和‘逆周期操作’来应对周期波动,保证现金流健康和多业务发展将成为未来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