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价“超预期”下跌,下跌原因是啥?

进入12月初,猪价呈现连降走势。尽管有腌腊等短期利好因素支撑,但由于南北地区气温未达预期,腌腊难以集中,且牛羊肉消费替代明显,导致猪肉消费需求不足。同时,养殖端积极出栏,适重猪源供应充足,市场面临产销错配压力,预计本月猪价重心仍有偏弱的压力。

全国各省市生猪、玉米、豆粕价格表

本文提供了全国多个省份的生猪(外三元)、玉米和豆粕的价格信息,包括海南省、广东省、湖南省等。数据来源为猪好多平台,旨在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市场价格参考。文章仅供学习和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阶段性多方压力释放,猪价短暂将延续下跌的走势!

本文分析了2024年12月初国内猪价持续下跌的原因,指出由于金九银十月份养殖端出栏猛增和消费替代明显,导致猪价显著下跌。进入11月和12月,尽管有短暂的腌腊预期提升,但实际消费利好兑现不足,加之生猪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剧,猪价继续呈现下滑趋势。文章还提到,12月初受屠企调价和南方气温偏暖影响,腌腊难以集中兑现,猪肉购销缺乏增量,预计短期内猪价仍将延续下跌走势。

外购仔猪育肥开始亏损,年底猪价还有机会吗?

文章分析了2024年11月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回升及未来走势。尽管近期屠宰企业开工率增加,终端消费需求有所提升,但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存在。文章指出,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市场对未来供应压力担忧加剧,导致生猪价格震荡下行。同时,外购仔猪育肥已开始亏损,而自繁自养模式仍有盈利空间。展望年底,生猪价格能否走强取决于供需博弈的结果,短期内需求增长幅度有限,猪价走强概率较小。

部分地区“三次育肥”模式出现!年底猪价有望涨至新高吗?

文章详细分析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生猪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包括供给端的二次育肥、三次育肥行为,需求端的腌腊消费启动情况,以及猪企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猪价的预测。文章指出,尽管腌腊季节有望提振猪肉终端消费,但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预计年内猪价上涨空间有限,年底猪价将震荡偏强。中长期来看,上市猪企业经过前几年大幅度扩产后,现金流普遍较低,产能回补较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猪价。

一夜“降温”,猪价上涨“踩刹车”,发生了啥?

本文分析了2022年11月猪价的波动情况,指出猪价在月初大幅下跌后有所回升,但月末面临回调压力。文章详细探讨了支撑猪价下跌和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需求跟进不及预期、气温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养殖端出栏积极等,并对未来猪价走势进行了展望。重点关注集团猪企的出栏计划及猪肉消费需求的变化,为养猪人提供参考。

猪价三季度以来回撤两成,腌腊启动能否成为提振动力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猪价的走势及其背后的原因,包括天气转冷带来的腌腊需求、供给端的变化以及上市猪企的扩产意愿。文章指出,虽然猪价从年内高点回调约22.4%,但随着气温走低和春节临近,腌腊等季节性消费需求有望支撑猪价。同时,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速放缓及上市猪企扩产谨慎,短期内供给压力不大,猪价可能继续维持高位。此外,文中还提到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等企业的生产情况及成本控制措施,并分析了二级市场上生猪板块的表现。

11月南方猪价领涨全国,12月还能持续吗?

本文分析了11月份国内各地区生猪价格的涨跌情况,特别关注南方和北方市场的对比。通过交易均重和肥标价差的数据,探讨了南方市场在腌腊季节前后的价格波动原因,并对12月份的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数据显示,11月份南方市场先后领跌、领涨全国,而北方因出栏积极性高,上涨乏力。预计12月份南方市场仍将主导全国猪价,但北方市场支撑力度有限。

腌腊需求兑现,惜售情绪显现,生猪价格回升?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11月中旬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指出近期猪价触底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短期腌腊需求的兑现及供给端惜售情绪的再度显现。同时探讨了未来猪价走势、行业规模化趋势以及中小养殖户的逐步出清现象。文章还提到了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等头部企业的业绩改善情况,并展望了2025年的市场前景。

猪价跌到8元,猪肉却还要16块!谁让养殖端和消费端有了“感受差”?

文章探讨了近期全国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而猪肉零售价格跌幅微乎其微的现象,特别是在湖南长沙等地的消费者反馈。文中分析了猪肉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影响,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中间环节如屠宰端在其中的作用。文章还提到了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的需求支撑以及当前猪肉消费不及预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