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分析
猪价“跌惨”,行情踏破“底线”,2个好消息,猪价要涨翻天?
本文讨论了生猪市场在二季度的低迷行情,猪价持续下跌,导致养殖户亏损。尽管猪价下跌收窄,但市场情绪和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屠宰场开工率回升和抵触降价的情绪是两个好消息,预示猪价可能反弹,但因供强需弱,猪价仍将在底部徘徊。个人观点认为,猪价不会大幅上涨,主要受情绪引导而非实质需求推动。
市场不缺肉,猪价还能扛多久?他们这么判断
文章探讨了11月份猪价的上升趋势,全国生猪价格从5.3元/斤反弹超过60%,目前大部分地区维持在8-9元/斤。供应面因大体重生猪减少而可能出现供应放量,需求端受腌腊季节影响有限。猪粮比价已退出过度下跌预警区间,发改委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补栏。整体来看,市场供应充足,生猪产能合理。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猪价“停滞不前”,猪企深亏不止,产能亟需去化!5月31日猪价!
本文分析了五月国内生猪市场的情况,猪价在14-15元/公斤徘徊,受消费疲软和产能过剩影响,猪企深亏。虽然母猪存栏数据显示未来生猪供应充足,但因餐饮和旅游业复苏缓慢,猪肉需求并未提振。市场供需失衡,猪价短期内反弹受限,冻品库容增加反映了销售压力。养殖端由于仔猪价格高企,去产能进度缓慢,猪价反弹预期受到影响。尽管端午节或有利好,但整体来看,猪价走势承压,大猪和母猪产能去化是关键。
雨雪天气过后 东北猪价是否如期下行?
11月份东北及全国生猪市场在供需博弈中止跌小涨,但11月下旬因雨雪天气导致屠企收购困难,猪价上行。南方腌腊需求提振市场,但中南六省禁止非中南区生猪调入影响了大猪外调。综合预测,11月下旬猪价可能难以如期下行,12月中旬后供应增长或带动价格下降。
月末、周末重合 猪价坚挺等待需求支撑
本篇文章分析了月末及周末猪价走势,受降雨、降雪影响,东北和中原地区生猪外调压力变化,终端腌腊需求未完全启动。养猪场因养殖单位出栏量减少、原料成本高而倾向于压栏惜售。尽管大体重生猪需求增加,但整体价格涨跌幅度较小,预测12月上旬猪价下跌风险较小,中旬可能因年关市场供应增加而有所回落,月底有望止跌小涨。
猪价持续走低原因是什么?会大跌吗?3个方面值得关注
猪价持续下跌,原因包括屠企压价避免亏损,以及消费疲软和出栏不畅。虽然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可能提供支撑,但市场产能过剩、肉价上涨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月底集中出栏和冻肉投放等因素可能使猪价面临风险。养猪户需关注市场动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或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