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猪场感染非瘟弱毒后生产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本文主要讨论了猪场在面对非瘟弱毒感染时的挑战,如拔牙不干净、双抗剔除难度大以及窗口期生产波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清群复养和带毒生产的两种策略,强调了减少生产应激、提高母猪群健康、及时淘汰病猪和强化场内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带毒生产下的稳定生产,关键点包括管理应激源、维持母猪健康、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和及时病猪处理。
母猪不让仔猪吃奶是什么原因呢?
本文探讨了母猪不让仔猪吃奶或咬仔猪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母猪无奶、患乳房炎、或初产母猪缺乏哺育经验。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如提供催乳饲料、治疗乳房炎、剪短仔猪尖牙以及帮助母猪适应哺乳过程,以确保仔猪的健康成长。资料来源于猪病通课堂,作者马四海。
猪场引种的四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本文讨论了猪场引种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包括只引种公猪以更新血统、不应过分追求种猪体型、从多家引种可能导致疾病和过分依赖现场指导。作者提醒养户要理性引种,关注生产性能而非单纯体型,控制疾病风险,并适应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寻求远程技术服务。
猪蓝耳病防控我们一直走弯路,你可知?
本文回顾了蓝耳病传入中国20年来的探索历程,总结了在蓝耳病防控中出现的五大错误:关注度小导致蔓延、防疫与管理不足、灭活苗使用不当、自家苗滥用及防控处于被动阶段。同时探讨了蓝耳活疫苗与灭活苗的争议及其对蓝耳病防控的影响。通过这些经验教训,旨在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蓝耳病,减少经济损失。
断奶-育肥阶段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生猪生产性能预测平台PROSPER分析了2018-2019年数据,发现母猪场健康和生产力、断奶前后的死亡率、蓝耳病、PRRSV感染、生长阶段的疾病等因素影响商品猪断奶到出栏的死亡率。研究强调了早期断奶、母猪场健康、仔猪质量及疾病防控在降低断奶后死亡率中的关键作用。
羊魏氏梭菌预防办法
羊魏氏梭菌病是一种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严重细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详细介绍了预防该病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定期消毒羊舍、避免应激反应、禁止饲喂冰冻料、使用应激健保健以及及时注射疫苗补强等,帮助养殖者有效控制和预防此病,保障羊只健康和生产效益。
蛋鸡爬坡期的饲料营养调整策略【养鸡必读】
本文详细探讨了青年鸡群在105-250日龄期间的管理问题,特别是产蛋爬坡期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文章分析了该阶段鸡群的生理特点,如生殖系统快速发育、骨钙沉积加快、体重增加及生理应激,并提供了合理的饲料调整策略和疾病防控建议,帮助养殖户优化鸡群管理,提高产蛋率和生产性能。
产房管理员必须收藏,母猪预产期简明推算表,很实用!
母猪的预产期推算通常采用3个月3周3天的'3-3-3'原则,即从配种日期开始计算。养殖者可以通过查阅精确的母猪预产期简明推算表,如10月1日配种的母猪,其预产期在表中对应1月23日(次年)。这个工具来自中国养殖业联盟,为养殖管理工作提供便捷的参考,帮助提高母猪管理的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