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节后生猪供应压力不减,猪价“跌猛了”!

春节假期结束后,国内生猪市场购销逐步恢复,但猪价面临惯性下跌风险。由于节前养殖端积极出栏,节后供应压力不减,而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居民备货较多且饮食习惯变化,导致猪肉销量偏差。屠宰场开工率偏低,进一步加剧了猪价的下行压力,预计短期内猪价将持续承压下跌。

无利好因素支持,猪价下跌“跌猛了”!【今日行情】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春节后生猪市场的表现,指出节后生猪报价维持在15.1~16.2元/公斤,价格相较节前变化不大。由于养殖端认价出栏意愿偏浓以及消费需求缺乏实质增量,短期内猪价或将维持震荡走低的局面。尽管存在一些利好因素,如北方大肥存栏偏少和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但整体市场购销基本面仍偏空。文章还提到,屠企开工率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压价情绪。

全线崩盘!猪价下跌风暴掀起,15元要兜不住了?

文章分析了2023年2月7日全国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情况,指出节后猪价出现超预期的快速下滑。各区域如东北、华北、西北、南方、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猪价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雷霆下跌”,养殖户面临巨大压力。文中详细列出了各区域的具体跌幅,并分析了导致此次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养殖端恢复出栏节奏及终端消费需求回落等。预计未来短期内猪价仍将继续下行。

仔猪价格大幅上涨,有提前透支上涨幅度的可能?

文章分析了2023年春季仔猪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和市场情况,探讨了未来生猪市场的供需格局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到,由于春季是仔猪补栏的旺季,仔猪价格在节前和节日期间持续上涨,但实际成交量有限。专家预测,2025年的生猪市场将类似2023年,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会持续,成本降低和出栏总量减少可能是主要变化。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生猪期货价格的走势,并建议投资者观望为主,待短期反弹后再考虑逢高沽空的机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套保策略应等待盘面进一步反弹后逐步入场。长远来看,‘降本增效’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开年大起底:猪市与粕市的风云变幻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春节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变化,特别是豆粕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及其对养殖业的影响。文章探讨了豆粕价格上涨的原因、养殖户面临的成本压力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推动饲料自主化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

局部猪价止跌上涨,但市场基本面依然偏空?

2月春节后,国内生猪价格呈现惯性下跌趋势,受消费需求显著下降、二育入场减少和疫病风险增加等因素影响,猪价走势偏弱。尽管元宵节和学生返校带来短期需求回升,但整体市场购销依然低迷,短期内猪价预计维持‘易跌难涨’的局面。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未来走势,并提供了最新的猪价数据和市场动态。

猪价“涨声”响起!三大利好推动上涨,后市走势如何?【行情信息】

本文分析了2025年2月猪价反弹上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探讨了春节后猪价快速下跌和近期反弹的三大利好因素:生猪出栏量未集中上量、养猪户持不卖态度、国家调控政策支持。同时,文章汇总了多家上市猪企1月份的销售数据,并引用多家机构对2025年猪价走势的预测,指出猪价可能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区间内波动,全年呈现低利润特征。

标肥价差拉大,肥猪价格能否成为猪价的支撑点?

本文分析了近期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及全国猪价的变动情况,探讨了北方地区二育补栏情绪增强对市场的影响。文章重点讨论了标猪和肥猪价格之间的背离现象,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包括消费端变化、养殖模式转变以及疫病影响等。最后,文章指出当前肥猪价格高企并非由需求带动,而二育进场时间和数量对标猪价格有更直接的影响。

行情简评〡2024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2月18日的猪价行情及饲料行业数据。猪价在周末先跌后涨,受二次育肥补栏和散户惜售情绪影响,屠企提价收购但需求不振。同时,文章还总结了2024年全国饲料工业的总产值、产量变化,以及饲料添加剂和不同种类饲料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探讨了饲料企业的经营调整和节粮成效,并介绍了新产品的研发进展。

需求恢复缓慢,猪价走高受限?

春节过后,市场需求呈现惯性回落态势,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行。尽管元宵节和开学季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但需求端整体增量有限,供应端的二次育肥现象仅为短暂反弹。预计近期猪价将维持震荡走弱格局,反弹力度较为有限。文章分析了春节后猪肉市场的供需变化、屠宰量、终端采购意愿以及务工人员返岗周期等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