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

猪舍的巡栏

日常猪舍管理注重细节,包括每日两次巡栏以监控猪只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猪,保持环境卫生,每天清扫粪便并确保母猪能有效覆盖。料槽和饮水设施的检查是常规操作,要求水嘴高度适合猪只,同时记录温度变化和圈舍状况,通过调整风机保证空气质量,后备母猪可能需要较低的温度以确保通风。这样的管理有助于维持猪只的舒适度和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关于猪只咬尾的预防

猪咬尾是养猪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在仔猪断奶后的混群阶段尤为突出。咬尾现象受群体大小、饲养环境(如空气质量和密度)、猪只健康、日龄体重差异以及饲料营养等因素影响。为减少咬尾,建议进猪时批次相同、体重相近,保持猪舍清洁,控制氨气浓度,使用富含微量元素的正大育肥全价饲料以满足猪只营养需求,并通过提供玩具分散注意力。关注动物福利,避免不必要的断尾手术。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猪只咬尾行为。

配种母猪及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母猪管理注重于维持其营养水平,确保在断奶后继续饲喂泌乳期饲料,防止大幅降料,以促进发情和多排卵。配种后饲料量应逐渐调整至怀孕前期的适宜量,前期限饲有助于防止产仔数减少,怀孕后期特别是最后30天根据体况适量增加饲料供应,以供胎和优化母猪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初产母猪“二胎综合征”发病原因与防治浅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胎母猪综合征”的定义、成因及治理方法。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断奶后体况损失大、发情率偏低、产仔数降低等现象,原因包括营养缺乏、初配年龄过早、玉米赤霉烯酮中毒和围产期炎症处理不当等。文章还提供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使用优质饲料、科学选种、避免毒素中毒及产后消炎清宫等。

如何挑选后备母猪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挑选优质的后备母猪,包括选择正规种猪场、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体型外貌、乳头数量与质量、脚趾发育、前后腿形态、体型发育、外阴部发育以及系谱查验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细节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猪场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肌内注射标准操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养猪场中进行安全、有效的注射操作,包括组建良好的工作区、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液、确定正确的注射位置以及注射后的处理方法。同时强调了注射时的注意事项,如确保猪只安静站立、定期更换针头、标记已注射猪只,并按照规定处理医用废弃物,以保障猪只健康和操作安全。

如何通过症状判断猪瘟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瘟根据病程分型的核心症状,包括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的表现特征。同时对比了非洲猪瘟与普通猪瘟的特异性症状,如针孔流血、脾脏肿大、雀斑肾等关键体征。最后提供了猪瘟的综合判断流程,帮助养殖户和兽医进行初步筛查和疑似病例处理,强调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的重要性。

仔猪早期教槽那些事

仔猪出生时需依赖初乳,但肠道未成熟,易腹泻。教槽料在仔猪阶段扮演重要角色,不仅能解决母乳不足或质量问题,提供必要营养,促进生长发育,还能调理肠道,帮助仔猪适应饲料,减少应激。正大科学教槽方法包括先教水、逐步添加教槽料、适当光照和逐渐过渡教槽料浓度。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仔猪健康成长。

疫苗是怎么起作用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无效

本文讲述了疫苗接种在控制猪群疾病中的重要性,介绍了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的区别,强调了母猪接种疫苗对仔猪被动免疫的贡献。文章详细解释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的特点,以及佐剂在增强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此外,还探讨了免疫失败的原因,如疫苗问题、遗传因素、环境条件和病原体的影响,以及疫苗开发面临的挑战。整体上,本文围绕猪群疫苗策略和免疫系统响应进行深入讨论。

猪疥螨和圆环引起的皮炎如何区分?方法来了

猪疥螨和圆环病引起的皮炎在症状上相似,但圆环病猪可能会有体重减轻、毛色异常和疙瘩中间有坏死溃疡的特点。猪疥螨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疙瘩和蹭痒,治疗上可采用双甲脒溶液喷洒配合伊维菌素饲料添加,并强调环境消毒以防止复发。硫酸氢钾用于带猪消毒,空舍则用敌百虫进行消毒,以提供全面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