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新闻

聚焦“母猪产能调控”: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召开,头部企业明确不新增

9月16日召开的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聚焦能繁母猪产能控制、限制‘二次育肥’及落实出栏降重等关键议题,多家头部猪企参会并表态响应国家调控政策。本文解读《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中3900万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分析2025年生猪供应趋势及企业应对策略,包括牧原、新希望、大北农等龙头企业调减母猪产能、降低出栏体重、杜绝投机行为,助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深度解读!猪业去产能4大举措公布,国家反内卷不止是提振猪价!

本文深入解读2024年8月13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召开的重要会议内容,聚焦生猪产业四大去产能举措,包括能繁母猪调减、禁止二次育肥、环保监管加强及出栏体重控制。会议旨在推动行业反内卷、优化过剩产能,助力猪周期提前反转,提振行业利润与整体经济复苏。文章还分析政策对中小养殖户、动保产业及国家经济形势的深远影响。

养殖新闻一周速递(8.4 — 8.10)

这是文章的简要描述,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和重点,旨在提升搜索引擎优化效果并吸引读者点击。

繁母猪为何必须严控? 长效机制能否“稳住”猪价?

本文深入解读近期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释放的关键信号,聚焦能繁母猪存栏量超标问题,分析当前猪价低迷背后的周期性困境。探讨头部企业减产自救与中小养殖户盲目扩张之间的矛盾,揭示产能调控如何从临时干预走向‘硬约束+软引导’的长效机制,并警示高杠杆扩张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强调稳定生猪产能对宏观经济与民生的重要意义。

生猪产能调控:在阵痛中寻找产业新平衡

2025年我国生猪产业面临CPI低位运行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政府通过‘精准去化’能繁母猪、限制二次育肥、收储冻肉等组合政策推动产能结构调整。文章深入分析调控背景、政策措施及成效,探讨短期阵痛与长期机遇,展望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趋势,助力中国迈向生猪强国。

保育仔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如何合理的接种疫苗?

蓝耳病(PRRS)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疫病,具有高感染率、免疫抑制和混合感染等特点。本文介绍其流行病学特征、5-13周龄仔猪临床症状及高达80%-100%的断奶前死亡率,并提供以自繁自养、严格检疫和合理接种灭活苗或弱毒苗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帮助猪场降低损失,提升生产效益。

养殖新闻一周速递(8.11-8.17)

这是文章的简要描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主题,有助于提升搜索引擎优化效果。

《经济日报》:冻猪肉收储托稳市场预期

2023年1月至9月全国生猪均价同比下降10.9%,供强需弱导致价格持续走低。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通过调控猪粮比与产能稳定市场预期。本文分析当前生猪市场行情、收储政策影响及未来价格走势,指出四季度在消费回暖和供给调整下,猪价有望止跌企稳回升。

猪价行情及生猪期货行情动态(2025.9.9)

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昨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下跌,综合均价为13.48元/公斤,日跌幅0.85%。仔猪价格同步下滑,生猪屠宰量小幅减少。本文分析当前生猪市场供需情况及未来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