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正大

我国生猪养殖企业700多万家,多吗?

我国现存超过700万家生猪养殖企业,这些企业在地域分布、成立时间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特点。云南省、安徽省和河南省的企业数量位居前列,6成以上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虽然大量企业的存在满足了庞大的猪肉消费需求,但也带来了市场供过于求的风险。随着行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未来的行业整合和优化将成为必然趋势,部分不具备竞争力的小型企业可能会被淘汰。文章探讨了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了当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最新!12家上市猪企成本公布,神农最低,6.7元/斤

今年前三季度,24家猪企营收超5000亿元,多数企业实现盈利。养殖成本大幅下降是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九成猪企成本步入14元区间。神农集团、牧原股份等企业在降本方面表现突出,计划进一步降低完全成本至13元/公斤以下。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和生产效率提升是主要降本因素,未来猪企将继续探索更多降本途径。

官方定调!2025年要防止盲目扩张,对负债率较高猪企开展“窗口指导”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在“微观三农”发布文章《推进畜牧业稳定发展》。文章围绕生猪产能、疫病防控、饲料减量、屠宰监管和头部企业金融风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方向。文章总结了2024年的相关情况,强调了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精准防控、减少饲料中豆粕用量、严格屠宰检疫执法监管等措施,确保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温氏、牧原、天康,最新成本6.4-6.55!第一梯队成本线来了!

2025年,养猪业正陷入一场激烈的成本大战,各大上市猪企如温氏、牧原和天康生物在成本管控上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文章分析了这些企业在2025年1月的生猪出栏成本数据及其背后的努力,并探讨了成本控制对行业未来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供应链整合,猪企们正全力投入这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成本大战,推动养猪业向更加集约化、现代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正大集团甘宁青区生产岗位安全技能比武圆满落幕

正大集团甘宁青区举办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开展生产岗位安全技能比武。活动包括消防应急接力和叉车技能挑战等赛事,并邀请甘肃省急救专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与业务技能,为企业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奶价深度调整何时见底?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原奶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原奶价格持续下行,供过于求导致多家牧业公司陷入亏损。随着奶牛存栏量下降和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供需平衡拐点。文章探讨了奶价调整、产能出清、消费恢复等关键因素,并引用多位专家和机构的预测,指出原奶行业仍需谨慎应对市场变化,加快提升效率以应对新挑战。

业内:未来养殖行业盈利水平或总体下降,但生猪养殖盈利朝多元化发展

近期生猪期价震荡运行,当前生猪产能接近绿色区间上沿。尽管产能回升导致价格回落,但饲料成本较低使得养殖户仍有利可图。2024年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和供应偏紧,预计猪价将上涨,养殖盈利全面恢复。同时,随着散户退出和集团企业的集中,未来养殖行业盈利水平或将总体下降,但朝多元化发展。

3分钟速读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并强调将着重抓好几个关键方面的工作。

12月猪价有望短暂反弹 四季度生猪养殖仍将持续盈利

本文分析了2023年11月第2周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探讨了气温偏高导致的腌腊需求延迟和供应端压力对猪价的影响。尽管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但猪价仍显低迷,预计12月随着气温下降及节日消费需求增加,猪价将迎来短暂反弹。文章还指出,前三季度猪企实现盈利,虽然四季度猪价整体下降,但生猪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

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十大重点领域,与畜牧领域相关的内容有哪些?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等十大重点领域,旨在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文章详细介绍了各领域的重点方向,如培育优质动物新品种、研发智能化养殖装备、提升疫病防控技术水平等,以支撑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